省政协建议案为扩大有效投资建言
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

省政协建议案为扩大有效投资建言

2020-06-04 大众日报 03版

  □ 本报记者 魏然
  6月3日,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案》(下称《建议案》)。《建议案》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怎样投更有效益、影响投资和项目落地的因素有哪些”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有钱投”的问题
  《建议案》提出,当前形势下,抢抓政策红利,把“四个一批”项目储备和落地开工作为“牛鼻子”,用足中央投资意义重大。关键看工作,根本在项目,以项目带融资,做到早谋划、早筹备、早报批、早开工。
  除了用足中央资金,在银行融资上要注重信贷结构优化,解决好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建立融资对接平台和风险共担机制、大数据增信机制上下功夫。特别是针对资本市场、保险资金和创投风投基金还存在“不愿用、不会用”的问题,建议抓住当前《证券法》修订、IPO常态化、科创板提速、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新三板精选层开闸等机遇,培育和引进专业中介机构,助力我省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充分发挥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各类产业引导基金和创投风投基金的作用,让企业在孵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融资支持。要全力救急保企,特别是对市场前景好、技术实力强、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确保社保、房租、税收减免、贷款展期等政策落实。
补短板强弱项,解决“投得准”的问题
  近年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双城,对人才、项目、资本、要素的聚集能力越来越强。《建议案》提出,山东要继续走在前列,就必须在提高区域战略能级上下功夫。
  《建议案》按照全国两会关于投资领域“两新一重”的部署,结合山东省情特点,建议在“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新的增长点”上下功夫,重点讲了五个方面:
  一是加强交通、水利、管网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抢抓机遇布局以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三是狠抓制造业投资,强链补链延链投向“十强”产业和“四新”经济等领域,四是把城市群、都市圈作为投资持续增长点,五是补齐公共卫生、老旧小区改造和生态环保等民生短板。
  当前,以“铁公基”为主的传统基建投资盘子大,对上下游产业和钢铁、建材、用工带动力强。《建议案》提出应科学规划我省高速公路、高铁、城铁、地铁、机场、港口等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全省新一轮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主动对接国家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发展规划,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扩展5G+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
  《建议案》特别强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尽量把更多的“口粮”变成“种子”,千方百计扩大制造业投资,一手抓新经济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强对掌握“卡脖子”技术企业、瞪羚和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行业控制性、引领性龙头企业的扶持,为发展留下根脉。
要素跟着项目走,解决“落得下”的问题
  当前,影响项目落地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金、环境容量和能耗指标等四个方面。省政协经济委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投资和好项目,最终没有落在山东,多数是因为受此影响,非常可惜。
  最近,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的意见》,着眼于构建全省“四个一批”项目推进格局,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革土地、能耗指标、排放指标、资金、水资源等供给方式。
  《建议案》提出,要实现项目“落得下”,资金“投得出”,就要让好马吃好料、吃足料,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今年重点推行的“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机制,对1790个省重点项目及市县重点项目予以全力保障。要加大闲置土地、厂房和烂尾工程处置力度,盘活存量资源;创新用地方式,全力抓好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104.3平方公里“标准地”的详规、招商、项目落地工作,确保项目“拿地即开工”;着眼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在加强规划引导和监管前提下,适度增加M0新型产业用地供给;优化改进环保、安全生产等政策执行方式,发挥重大项目投资的乘数效应。
提高投资效益,解决“回报好”的问题
  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本,借了钱是要还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和常识,搞投资也是如此,要严格防范和化解地区债务风险、金融风险。
  为此,《建议案》提出要健全项目投资科学决策、风险管控机制,依据其经济性和社会公益性指标,充分考虑项目平衡和投入产出比,不乱铺摊子、一哄而上,严防“胡子”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和我省减税降费政策规定,清理压减涉企收费项目,依规减免或缓缴五险一金、土地和厂房租赁费用,降低企业用工用能用地和物流成本;发挥投资对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发挥国有资本和财政资金对民间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引领撬动作用,把疫情期间催生壮大的无人配送、生鲜电商、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新兴需求充分释放出来,使消费回补和扩大增量有机结合,形成供需良性循环。
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乐意投”的问题
  扩大有效投资,重点要解决企业家投资意愿不强的问题,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建议案》提出,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指导意见》,抓紧抓实12个重点领域流程再造,推动流程集约化、精准化、平台化、数字化和机关内部、跨部门、跨层级事项“一次办好”,推进政务服务“一链办理”和“一业一证”改革,从“新、简、专、快、信”五个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审批效率,加快政策传导,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司法效率,严格保护投资者权益,实现有效投资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