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单”是怎样炼成的?

“爆单”是怎样炼成的?

卓朗不被疫情牵着鼻子走,网罗人才练内功,疫情稍缓展拳脚
2020-08-12 大众日报 02版

  ■编者按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作为重要市场主体的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重要意义。今起本报推出“聚力‘六稳’‘六保’·中小企业发展一线故事”栏目,记者深入一线,就中小企业发展进行蹲点采访。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范培倩 王文涛
  8月10日,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位于济宁市任城区的山东卓朗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检测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工位上几乎空无一人。检测公司找不到检测技术人员,这是为什么呢?
  “大概从5月份以来,大家几乎每天都在工程项目和业务洽谈一线,根本没时间来办公室。”公司副总经理刘浩告诉记者,卓朗检测专门从事信息化工程检测、软件及信息安全项目咨询评估等业务,检测范围涵盖软件、智能建筑、城市联网报警系统、智慧交通系统等20多个大类。受疫情影响,各地项目叫停,公司的检测业务也无法展开。借助这段“特殊时期”,公司通过拓展市场、申请资质、网罗人才等方式练“内功”,疫情稍一缓和,他们便开始施展拳脚。
  推开一间办公室,十几位销售人员正戴着耳麦,通过电话、网络和客户沟通。“我们不能被疫情牵着鼻子走,而要做好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的准备。”刘浩说。疫情初期,公司就反复培训业务人员,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在家进行远程营销,硬是在“云端”将原本主要在省内的市场,拓展到了江苏、河南、重庆等原来几乎没有触及的省外市场。
  记者来到卓朗检测实验室,检测员殷海旭刚出差回来就守在一台低倍测量投影仪前操作、记录。在小心转动操作柄的过程中,一小段厚度只有0.89毫米的电缆皮被放大50倍以后,内壁微小的凸起便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我们作检测的一贯用数据说话,差0.01毫米都不行。”殷海旭说,别看这简单的几下操作,里边却倾注了平常反复多次的培训和演练。
  过硬的素质和精密的仪器是取得资质的关键,而资质对卓朗这样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犹如命脉。在公司荣誉墙前,刘浩取下不同资质一一向记者介绍,“这都是公司的宝贝。”卓朗在受疫情影响、多数业务无法开展的情况下,参与项目的20多名技术人员在家中反复演练,复工后接着在实验室反复进行模拟测试。近日,终于在实验室和检验机构两个方面取得了在业内非常权威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
  疫情导致很多企业裁员降薪,2016年成立的卓朗原本只有70多名员工,却在这次非常时期集中招聘了30名员工。身处三线城市,吸引不来人才一直是制约公司发展壮大的痛点。“没想到这次疫情给我们招聘人才带来了机会。”刘浩介绍,新招的30名员工中,有10名是技术人员,来自北京、上海、青岛、济南等城市。
  “疫情期间没法正常上班,生活压力大,恰好看到省内有合适的工作机会,便辞职过来了。”毕文瑞是菏泽人,已在外省工作了7年,一直在一家企业负责数据中心弱电系统技术支持、机房第三方检测与评估等工作。大城市的工作经验让他来到卓朗后很快上手,他现在已经是公司的硬件检测高级工程师。
  不过,作为一个身处三线城市的企业,如何招到并留住人才,依然是刘浩重点考虑的事。检测行业专业性比较强,至少需要重点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才能胜任。卓朗正计划申请当前较为前卫的商用密码安全性测评资质,至少还需要再引进15名员工。随着各大城市经济复苏,能不能顺利招聘到人才,依旧不明朗。
  但付出总会有回报。卓朗从市场、质量、人才等方面着手补短提升,迎来了疫情缓和后的订单暴增。今年上半年公司订单量已超过220个,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总量。
  “疫情影响毕竟是整个链条上的,作为链上的一环,要想在这个过程中保全自身是困难的。”刘浩坦言,尽管公司订单量增幅较大,但利润不增反降。一方面是因为合同签了,但客户受疫情影响回款不及时;另一方面公司在员工工资、购买设备及申请资质等方面支出很大,这也拉低了利润率。
  “但总体看,这次疫情考验,让我们强筋壮骨。疫情终会过去,但竞争永远存在。”刘浩说,面对未来,战斗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