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融合,融出富民新空间

三产融合,融出富民新空间

2020-10-23 大众日报 01版

  □ 本报记者 杨学莹
  10月19日一早,在滨州工业园内,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的中央厨房一片忙碌。一辆辆冷链物流车装上加工好的主食、肉、菜等半成品,送往中裕在滨城区直营的29家“中裕快餐”连锁店、承包的几十家单位食堂。新鲜出炉的面包、蛋糕、馒头、包子等,被送到中裕自营的多家蛋糕店、主食店、社区超市。
  从小麦育种,到饭菜上桌,一粒小麦转化出了10大类、500多种产品。面粉厂出身的中裕打造了一条庞大的小麦产业链。
  在中裕,小麦只有30%的精华部分用来生产各类专用面粉,进而做成面条、馒头等主食;次粉和中路粉进入深加工,生产蛋白粉、食用酒精、胚芽油、膳食纤维等产品。酒糟等副产物与鲜贮玉米、麦麸等配比,用来养猪。猪粪用来制造沼气,进行热电联产;沼液、沼渣用来种菜。面、菜、肉一部分直接销售,一部分加工成食品,直接卖给终端消费者。
  “三产融合的模式创新,是中裕的核心竞争力。”中裕食品总经理张志军说,中裕的面粉加工全部使用自产小麦;餐饮食材主要使用自产面粉、肉、蛋、蔬菜,其他食材从原产地直购,确保了全链条产品优质。种、养、加链条之间可变废为宝,如小麦加工后的副产品制成液体蛋白饲料,用管道直接输送到养殖场喂猪;猪粪制取沼气后剩下的沼液沼渣,用管道直接输送到基地种菜,这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肉、菜质量。而快餐店、食堂、面点店、自营便利店等三产业态,虽然目前产值在公司占比还不大,却是消费者零距离接触中裕产品的最佳窗口,拉动了产品销售、促进了品牌提升,反哺了种、养、加板块。
  张志军说,三产之间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全链条效益大大提升。中裕的小麦年加工能力是100万吨,同等规模的普通面粉厂,产值应在20多亿元。而2019年,中裕的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意味着每吨小麦的身价提升了近4000元。
  这条小麦产业链,把很多农民带到了“链”上。通过流转土地,中裕建立了6.5万亩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采取“统一供种、施肥、技术指导、收割、加价收购”的“五统一”模式,对农民“免费供种、播种、收割、加价10%回收”,建成了200万亩绿色优质小麦种植基地。据中裕统计,这些基地涉及35万户农户,每年为他们带来增收5.1亿元。另外,中裕的工厂、基地、餐厅等,吸纳了3000多名本地农民务工,年工资性收入1亿元。
  在枣庄市区南部、峄城区西部的群山阳坡,种着18万亩石榴树。在这里,石榴籽可做酒、饮料,石榴叶可做茶,榴花可出蜜,石榴皮可入药。枣庄(峄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洪涛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的石榴加工有较大突破,枣庄三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药集团合作生产的“王老吉多籽多福石榴汁”上市,“美果来”石榴汁登上了北欧航空、高铁;石榴提取化妆品原料项目达成了落地意向。“虽然石榴加工目前‘吃果’比例还不大,却给农民卖果上了一道‘保险’。”他说。
  10月6日,山东省第五届滑翔伞场地联赛枣庄站在冠世榴园内部的“云深处飞行小镇”举行。山水之间,彩翼翱翔,古老的榴园多了时尚气息。王洪涛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努力打造精品景点、深挖文旅内涵,引进了云深处飞行小镇、水起云墅民宿、青园驿站等项目,正在建设石榴研学馆、石榴盆景产业园、榴城文创旗舰店等项目,精心策划榴花笔会、榴园写生、“冠世榴园欢乐季”等系列活动,“冠世榴园”品牌越来越响、人气越来越旺。
  峄城区榴园镇东白楼村41岁的村民颜慧,种着7亩多石榴树,还开了一家“卧虎山庄”农家乐。她说,今年国庆假期,她家每天都接待20多桌客人,她创制的“独门手艺”石榴煎饼每天能卖出五六百斤,8元一斤不讲价。“现在沿着榴花路,各个村、各个旅游项目已经成了线路,人气会越来越好。”她说,她刚刚注册了一家公司,准备建一处厂房,再进一套设备,把石榴煎饼生意做大。
  更多报道见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