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1+1>2从何而来

科教融合,1+1>2从何而来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以改革创新实现高校与院所实质融合协同发展
2020-10-26 大众日报 01版
  □ 本报记者 王桂利
    本报通讯员 阎 勇
  省部共建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全球首个以超算为主题的科技园——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技园正式启用;3个学科稳定进入全球前1%……
  从无先例可循,摸着石头过河,到最终实现科教融合的协同发展,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经历了怎样的聚合反应?
  “对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教融合的探索而言,既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遵循,更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唯有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解决制约发展中的短板和弱项问题,才能够实现融合发展的阶段目标。”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王英龙表示。
  如今,高校与院所的实质融合,彻底打破了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樊篱,将科研优势转变为学科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办学优势、融合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实现了1+1>2的效果,为大学(科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制度优势和坚实基础。
聚焦体制机制,聚力改革创新
  “信息检索”课程的主讲教师郝凤奇有两个身份,一是省计算中心智能控制技术创新团队副研究员,承担着不少国家级、省级项目;另一方面,他还是齐鲁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专业老师,在课堂上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能了解全球13台根域名服务器的分布及其价值。
  郝凤奇双重身份的交叉合一,就是科教一体、科教融合的缩影。科教融合后,如何通过院所一体化改革,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实现科教资源融合共生,释放科教融合潜能?
  “必须依靠改革创新,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工作,依靠制度创新激发活力。”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校(院)长陈嘉川说。
  进行全方位改革,组建新的科教融合体,打通人力资源壁垒,打破学院、研究所的界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科教融合的成功之路。
  在法人机构、党委班子、中层机构融为一体的基础上,在院所一体化、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初步形成了科教一体、协同发展的治理体系。根据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需要,整合学科领域相近的科研单位和教学单位组建新的科教融合体,实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打通人力资源壁垒,实现教学、科研人力资源互动流通。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实行分类上岗、分类发展、分类考核。创新院所一体化模式,成立科教融合学院,组建新的院所一体化单位,实现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共享共用。打破学院、研究所的界限,统筹学院和研究所的学科建设资源,明确人员、平台、资产等的学科归属。由学科建设分委员会统一进行学科建设规划。
  “院所一体化有利于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共享共用,高层次人才队伍同时兼具教师与科研人员双重身份,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以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共同体’为目标,为打造教学、科研双轨制运行的一流科教发展平台提供条件支撑。”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书记王玉立表示。
  目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已有878名优秀科研人员取得教师资格证并充实到教师队伍,55个青年教师团队融入相关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培育出了一大批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科”与“教”真正“走”到了一起。
四位一体,探索协同培养模式
  科教融合的独特优势,为搭建科教协同育人载体,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机制,孕育了新机,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动能。
  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该校(院)将科学院的科研平台、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等优质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中,构建起了“教学-科研-转化-实践”四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分别采取“2+2”“3+1”等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后,第三年到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思维、创新设计、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训练,第四年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与产品研发设计,培养学生面向一线的工程实践能力,毕业后优先到相关企业就业。”教务处处长刘玉说。
  此外,学校还积极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布局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新能源、智慧海洋等前沿学科专业,组建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光电工程国际化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技术科学学院、药学院等5个科教融合学院,着眼于新工科人才的培养。
  按照“市场导向、规范管理、协调推进、激励创新”的原则,建立符合科技创新和市场规律的成果转移转化和服务体系。科研处处长王昌介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横向纵向联通,衔接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政产学研金服用共同创新,打通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
  坚持以资源优化整合为抓手、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有重点、分步骤、多层次地推进科教融合,校(院)在办学资源、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办学实力明显增强。专任教师数由1469人增加到2058人,专任教师博士比提高到60.2%。新增3个国家级标志性平台,目前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22个,位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科研体量迅速增大,2019年科研经费达9.47亿元。重大科研攻关能力显著增强。每年推动各类技术成果落地转化800余项,合同金额达3亿元,年均“四技服务”经费3亿元以上。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新孵化企业10余家,3家公司挂牌上市,2家公司成为山东省瞪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