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的时代答卷

流光溢彩的时代答卷

——评“脱贫漫记”《延安答卷》
2020-11-01 大众日报 07版

  延安富县金色田园

纸上旅行
    □ 仲呈祥 张金尧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大变局以实现共产党人向人民群众承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时代标志,这场大变局以打赢“三大攻坚战”为根本保证。可以说,没有全体人民精准脱贫共同富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增加变数而难成定局,“两个一百年”目标也将沦为空谈。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时代洪流中奔涌出的英雄气概、流光溢彩的时代答卷必将浓墨重彩地写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册之中。从梁家河走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根在陕西,魂在延安”,老区延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具有特殊地位。2019年5月8日,《人民日报》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延安告别绝对贫困,“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开启了新的时代篇章。记录这场伟大变革的文艺作品与脱贫攻坚的现实斗争一样精彩,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厉彦林同志的“扶贫漫记”《延安答卷》就是这些文艺作品中的精品力作。
  《延安答卷》披辩证法的甲胄,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标枪。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部纪实性著作并非对延安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作照相式的全景记录,而是以深邃的洞察力审视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使读者服膺于作者缜密的思辨力和烛照后世的历史自觉。
  就财富视野中的世界与中国而言,《延安答卷》并非将贫困的根由仅仅瞩目于中国。作者认为“人类文明的河流,涤荡着寒冷与饥饿”“消除贫困,自古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作者在分析全球造成贫困的原因时充满着缜密的理性分析。这种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于一钜镬就是钱学森所说的由“量智”和“性智”合成的大成智慧。而于中国,作者认为“以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为中心、为聚焦点,立足自己的国情,正在为人类摆脱贫困探索有效经验”,《延安答卷》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人类的脱贫思考,使得著作本身具有了宏阔的考察视野,因而具有了人类学著作的学术品格。
  《延安答卷》将历史与现实勾连,具有鲜明的历史自觉。伟大的时代和火热的现实生活,召唤高品质的文学作品。纪实性文学作品既不能因为“纪实”而成为干涩的“政治传声筒”,也不能因为“文学”的需要而将其变成“咀嚼身边的小悲欢,并将这小悲欢当成大世界”。只有满怀对人民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笔下的文字才有生活的“烟火味”而不是浓烈的席勒式的“烟火气”。可以说,纪实脱贫攻坚的文学作品,如果作者没有驾驭题材的高超能力,往往会使之落入罗列数字的窠臼。《延安答卷》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时时透露出一种时代的浪漫情怀,谱写成了延安人民建设绿色家园的诗行。例如,《延安答卷》引用《诗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以索隐“小康”,而引出“我们劳累困苦的先辈早就渴望和向往小康”“消除贫困,始终是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向往和追求”。它又以明代诗人于谦《咏煤炭》中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表达为百姓献身的博大胸怀:“(贫困人群)脚步很沉重、心还在颤抖,刚昂起的头颅,因风雨抽打往往又低下来。实际上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用不服输、不向命运低头的劲头,含着眼泪向前奔跑。”但《延安答卷》深具的脱贫攻坚浪漫情怀却是以漫长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洞察作为现实思考的前提。因为作者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在几千年封建社会里,“贫困的魔影,始终相伴相随、难以回避和超越”,一旦人民真正有了“均贫富”“耕者有其田”的革新主张和革命行动,一切都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思想面前显得那么脆弱,因此“平民百姓能获得利益属于偶然与巧合。”
  《延安答卷》深刻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作者认为,现在充裕的物质保障只是条件,只是摆脱贫困的“无形的手”,还需要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这只“有形的手”去发动、去组织、去献身。作者深刻认识到“中国向全世界宣示2020年告别绝对贫困,这就等于中国共产党人把威望、声誉和身家性命都押在这件大事上,背水一战,决一死战,不留后路与退路。目的是横下一条心,加快速度和进度,保质保量,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不仅是“民为贵”“水与舟”的问题,而是共产党具有“让命苦的人过上好日子,让弱者获得人的平等与尊严”的建党初心。“中国人民是在苦水里泡大的,是由穷日子陪伴着走到新中国的门槛前的”,共产党人拳拳的出发心一旦与《延安答卷》的这种悲悯相结合,便使她的共同富裕具有了信仰般的承诺,并使她以勇挑历史重担的真实姿态超越了对众生慈悲的普遍情愫。从《中国土地法大纲》到毛泽东的《湘江评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以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再从邓小平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新时代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共产党人扶贫攻坚真实而笃定。“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从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输送了近300万名扶贫干部,为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截至2019年6月底有770名干部甚至献出了生命……
  《延安答卷》充满了发展与稳定的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又阐释了稳扎稳打精准扶贫的科学性。“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可以说,摆脱贫困是发展的需要也是稳定的需要,如作者所说:“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不可能解决贫困问题,发展起来也不会自动解决贫困问题”“只有发展起来,才有帮扶贫困、共同富裕的条件,才能有社会公平、社会平等的物质保障。”毋庸讳言,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也企盼早日“强起来”,如果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新时代不为全体人民所共享,如果在二十一世纪初还有国人在绝对贫困线上挣扎,那“强起来”的历史使命断难完成。这就是扶贫攻坚历史任务和现实迫切需求。当然,《延安答卷》透出的这种紧迫感与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并不相悖,正如作者所言:“‘精准扶贫脱贫’,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出的减贫治贫的一剂良方,精准是脱贫攻坚的生命线。”到2014年底,延安市还有3个贫困县693个贫困村、7.62万户20.52万贫困人口,只有搞准“是谁贫”“为什么贫”“贫到什么样”“怎样才能脱贫”“脱贫后怎样不返贫”才能谈得上科学扶贫。如果没有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获得大量一手数据,《延安答卷》就难以演奏出一曲雄浑的延安人民只争朝夕的行军步伐和科学施策精准扶贫的时代交响。
  向《延安答卷》这部精品力作的作者厉彦林同志致敬,更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并在扶贫攻坚中化为宝贵物质财富的延安精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