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发光的瞬间

闪闪发光的瞬间

2020-12-20 大众日报 06版

  □ 刘 君
  12月,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
  院子里极高的那几棵树,叶子落尽,枝枝杈杈像手臂一样伸向天空,记得它们春天就是这副模样,夏天仿佛也这样,现在秋天过去了,冬天来了还是这样。
  这一年过得太模糊了,不记得柳絮飘过,不记得夏天有过穿裙子的惊艳,也不记得秋天的山会是否热闹过。这一年也太漫长了,每一天都在担心,每一天都在庆幸,每一天都在念叨,2021年快点来吧。
  犹记得年初疫情开始蔓延时,擦肩而过的人的一声咳嗽,都让人心惊,失望和恐惧似乎看不到尽头。
  仿佛全世界都按了暂停键,却又无法一键返回。逝去的生命无法退回到医院,退回到救护车,退回到家中;病毒也无法从四面八方搭乘飞机、火车、大巴退回到城市,退回到某个角落,退回到属于它的洞穴里。
  一切都无法重新开始。
  老天一件,一件,一件地碾碎那些曾被我们麻木以待的美好,仿佛在用这种极致的痛敲醒我们:之前的我们,太奢侈了。可以轻松地逛逛公园,看场电影;可以三五好友约上一顿饭,或者偶尔出趟远门,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当朋友和辗转归国的女儿一同登上千佛山,由衷感慨风雨来袭,蝼蚁尚知归穴,何况人乎?烽火连三月,团圆胜万金!山顶葱茏处,与爱女眺望家园,那份安宁,踏实,是那么的温暖,哪在意是满园锦簇,抑或是落英缤纷……
  之前的我们,也太自信了。然而,危机面前,才发现自己如此平凡。
  同事请战去抗疫前线,家人阻拦:你这种年纪在国外感染都可能不救了,别出风头。但他仍带着信仰,一路追撵,赶上了庚子年的这场战斗,勇士一般。
  他说干记者近30年,从来没集中见过这么多医务工作者,面对面采访的不止300个。面对他们,常常眼睛湿润。
  其实,他“也害怕”——有一位给医院送饭的志愿者听说他是老乡,采访时激动地抱了他一下。采访结束后,他把她碰过的所有地方都用酒精喷了一遍。又怀疑拥抱时,她头发扫到了他的脸,跑进卫生间用高温水洗澡,冲了一个多小时。可第二天早上,他仍起身再战,毫不犹豫。
  我们不仅要活着,还要真诚地活着。不能再迷失于按照世俗的要求完成人生的规定动作;也不能在失去珍惜的机会时,才感受活着的可贵。
  抗疫期间看过一幅画:大部分都是天空,一个小小的人站在冰面上,凝望着汹涌的黑色海洋,没有船只,海水可能会涨潮,卷走那个人,天空可能会狂舞,让他落入水中,冰面可能会断裂,带着他一起漂远,但这幅画的名字并不叫逃离,也不叫生活在别处。画中人物的背影挺直倔强,稳稳的身姿散发另外一种力量,抵消整个画面带来的恐惧。
  也许,我们渴望的并不是去到另一个地方,而是渴望自己身上所没有,或还没能找到的东西。
  更多地和家人在一起,让饮食起居变得有规律起来,让工作方式变得更加合理,让一些没有必要的应酬可以不用参加,让平时借口没时间做的能满足。
  出不去门的时候在纸上一样旅行,阅读让寂寞变成享受。文字里有少年人的忧愁,也有年长者的梦想;有似水的人性,也有选择的迷惘,沉浸在这些文字里,被说中了心事,或被解答了疑惑,
  反而要感谢有一段这样的时间,暂停下来自己的脚步,感受真正的生活需求,调整成更好的状态再开始新的生活。
  未来的一年,可能还会有艰难,但也一定会有无数闪闪发光的瞬间,值得我们记录,镌刻在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