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减四增,天更蓝水更清

四减四增,天更蓝水更清

山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1-02-01 大众日报 01版

  □ 本报记者 陈晓婉
  “今年用上了电取暖,电取暖设备真是太省心了,不用动烟火屋里就暖烘烘的,比烧煤炉温度稳定,还干净。”提起“煤改电”取暖后的变化,济南市莱芜区雪野旅游区西站里村村民毕思民如数家珍。目前在我省,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惠民工程正在铺开,取暖方式一变,暖了民心,美了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山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展开生态环保“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四减四增”,即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
  “截至2019年底,山东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4%,超过‘十三五’下降目标1.4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继续稳步下降。”省统计局副局长陆万明介绍,全省节能降耗形势良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效突出。山东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为全省新动能的崛起腾挪了更多土地、能耗、环境等容量空间。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山东是工业大省,传统产业占比重,资源能源消耗大。为此,山东算好绿色发展“长远账”,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持续优化,环境治理中的结构性矛盾正在逐步破解。
  产业结构方面,我省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位于广饶县的山东宏盛橡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原来生产一条轮胎需要65秒,现在只用37秒。瞄准智能制造,宏盛橡胶投资1.8亿元,对原有技术装备和生产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信息化提升,人工成本节约50%,年可节约生产成本6000余万元,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的互联互通。
  2020年,全省压减焦化产能729万吨,退出地炼产能1176万吨。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世界高端铝业基地、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实施,完成技改投资4000亿元以上。“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突破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4.5%。”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关兆泉介绍。
  能源结构方面,“减煤炭、增新能”已经成为绿色发展课题中不可绕过的一环。针对能源结构偏煤、偏重的实际,我省坚持把“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动能转换”作为核心任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核电、外电入鲁、天然气,为能源结构“降压减负”。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37061.9万吨,比上年下降10.4%,压减煤炭消费4312.7万吨,为完成‘十三五’全社会煤炭消费压减任务奠定坚实基础。”陆万明介绍。与此同时,新能源布局加快推进,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4791.2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0.1%;发电量增长10.2%,占全省发电总量的14.3%,减少发电用煤310.2万吨。外电入鲁净输入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减少发电用煤911.9万吨,清洁省外来电极大地减少了我省碳排放。
  交通运输结构方面,我省扎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充分发挥多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在油品运输中,全力构建省内油品绿色安全疏运通道,现已形成以青岛、日照、烟台为主要接卸港,配套相应长输管线,为地方炼厂提供“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的大格局。“十三五”期间,山东港口自行建设约2000公里油品输送管线,油品运输由2017年约80%公路运输降低到现在约20%公路运输。
  从全省看,2020年全省铁路货物发送量较2017年增长34.1%,年运输量15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77家建成铁路专用线,全省纳入国家重点项目库的26个铁路专用线项目中,已建成13个、在建9个;沿海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实现铁路或水路运输。
  农业投入结构方面,我省大力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的前提下,化肥、农药用量连续多年下降,2019年分别比2015年下降14.7%、20.5%,预计2020年将继续保持负增长。
  抓好“四个结构”的优化调整,就抓住了污染治理的“牛鼻子”。我省“四个结构”优化调整的生态环境效益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山东天更蓝,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改善37.0%;优良天数平均比例69.1%,较2015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增幅在京津冀及周边6省市中居第二位。水更清,2020年,全省国控地表水断面年内均值全部达到或优于水质管控要求,优良水体比例73.5%,较“十二五”末提高20.5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全面消除。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过去一年极不平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山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20年,我省实现生产总值73129.00亿元,比上年增长3.6%,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好于预期,在空前考验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同时也要看到,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持续推进结构调整,这是解决山东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举措。下一步,我们会强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持续推进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结构优化调整,从源头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宋继宝表示,“四减四增”做好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就有支撑,发展质量也会有一个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