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农“精准种”“精准销”

大数据助农“精准种”“精准销”

2021-02-19 大众日报 11版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于金成 袁兴盈
  眼下正值寒冬,泰安市泰山区王林坡村汶泉园绿色农业组培实验中心却绿意盎然,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吉塞拉”樱桃砧木苗脱毒培养。500平方米智能温控室内,一块块电子仪器屏上正闪烁着一组组数据,自动调节着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温度、湿度。这里的育苗分裂生长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泰山区运用大数据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展和深化农业大数据重点发展领域,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有效融合,为农业产业精品化、标准化、高端化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实现了产业振兴。
  依靠大数据,泰山茶种植基地全部采用了智慧物联网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可随时随地远程查看茶叶生长情况、各园艺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人生产情况,有了这个“千里眼”,管理人员可以做到远程轻松监控、管理作业生产,每一块地都做到了施肥浇水的全程监控,自动精准地对每一个地块实施滴灌浇水和自动施肥,节省了人工、浇水和肥料的成本。借助这一技术台,3万多亩的泰山茶基地每年可节省费用一千多万元,客户也能够实时在线浏览茶园的整个生产情况。
  泰山区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智能强基行动、大数据深度融合提效行动,建成泰山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及互联全国的农业农村云平台、大数据平台、政务信息平台、电商平台,全区通过实施“信息进村入户、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物联网”四大工程,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精准作业、土壤检测、远程监控等关键问题。
  泰山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建成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可以通过平台及时获悉市场供需报告,产销对接信息,能够有效解决农民丰产不丰收的境况。在去年“助农抗疫”期间,泰山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通过把采集农产品滞销数据分发给各大生鲜电商平台,快速解决了种植户的滞销问题。泰山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现已采集县域涉农数据200多万条,推动了泰山茶、有机蔬菜、生态奶业、苗木花卉四大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全区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2万余元。到目前,全区已组建涉农科技创新平台15个,建成各类创业服务类机构17个,为科技研发人员、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经纪人提供了创业平台,成为山东省及黄淮海地区的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基地,全区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由“凭经验”走向了“靠数据”。
  “下一步,我们将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要素,实现大数据蓄力助农抱团‘精准干’、大数据决策云端推动‘精准种’、大数据指导订单农业‘精准销’。”泰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允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