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全文
请扫描二维码
据新华社郑州5月17日电(记者 翟濯) 吉鸿昌,1895年生,河南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1925年10月,吉鸿昌任绥远督统署直辖骑兵团团长兼任警务处处长,不久后又被推荐任三十六旅旅长。
192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人刘伯坚等人的帮助下,冯玉祥部在绥远省五原誓师,响应北伐战争,吉鸿昌率三十六旅千里驰救被围困数月之久的西安,使西安城转危为安。
1927年三十六旅扩编为十九师,吉鸿昌升任师长,率部进驻潼关。这一时期,他一方面大力支持共产党人在部队开展政治工作,一方面同著名共产党人刘伯坚、宣侠父、魏野畴等亲密往来,向他们请教革命道理。1931年夏,因特务告发,吉鸿昌的潢川起义计划夭折。1931年8月,蒋介石解除吉鸿昌的兵权,强令他“出国考察”。
1932年2月28日,吉鸿昌从国外回到上海。他立即找到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同年秋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10月9日,冯玉祥决心与中共合作,共同抗日,吉鸿昌则在天津为抗日武装发动察哈尔抗战计划而四处奔走。他毁家纾难,变卖家产六万元购买枪械。1933年5月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宣告成立,吉鸿昌任第二军军长。
吉鸿昌的活动引起了敌人的密切注意。蒋介石严令不惜一切手段逮捕暗杀吉鸿昌。11月9日晚,吉鸿昌被捕。临刑前,他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正气浩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英勇就义,年仅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