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兆立
山海志
这里说的桥,是威海沿海的桥。
威海有海,而海岸线很长。
准确一点说,这里的海岸线全长986公里,也称“千公里海岸线”。
形象的说法是,威海的海岸线占山东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八分之一,这样一看还真是不短。
在威海千公里海岸线上,遍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海湾,在这些海湾上面,架设着许多造型各异的桥,这些桥虽然没有港珠澳大桥的雄伟壮观,也没有江南水乡小桥的别致幽雅,但座座桥梁却都有着其独特的个性,有着非同一般独到的精致,它们与这里的山、这里的海、这里的路一起构筑成一幅秀丽的环海风景画卷,让人赏不尽、看不够,来了不想走,走了常回首,借用一位喜欢桥的旅者的话说就是“这里的桥还真是不一样,也真的不一般”。
关于桥的话题,在威海还真有不少的传说与故事,最典型的当属秦始皇为寻长生不老灵丹妙药欲架桥东渡无功而返的故事,传说终归是传说,但这也无不折射出世代人们欲跨越大海的渴望与梦想。
1993年12月,威海双岛海湾大桥建成通车,桥其实规模不大,桥面宽21米,也只有536米的长度,但确确实实是当时山东省第一座跨海大桥,这座桥连同烟威路的通车,打开了三面环海的威海与外界连接的又一条陆路通道。途经这里的人们会注意到,在大桥的两端,各有一座雕塑,一男一女分别怀抱太阳和月亮向着远方在深情地眺望,其实这是一种寄托与期望,人们期望桥上来来往往的车流人流就如同这日月穿梭,让大地永远充满着生机与希望。
自那时起,随着环海路的不断延伸,这里的桥也在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一座接一座,一座连一座,而座座桥梁给人们带来的感觉还真是不一样。
是的,威海的桥,每一座都有每一座的特点,每一座都有每一座的味道。
威海的桥,那是有担当的桥。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承担着“拉力线”和“助推器”的作用,桥在海上过,楼从两头起,位于威海东部的朝阳港大桥,2004年11月一桥拉通,两边土地迅速增值,今天,就在那桥路相接的周边,片片厂房崛起,到处高楼林立,城与乡在紧密牵手,遍地响彻着精致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旋律。桥是一座“拱形桥”,对于这个“拱”,据说不仅是为了追求造型的美观,更重要的是考虑到桥另一侧的那片海湾,考虑到未来海湾开发后各类船只如何进出往返,也就是说,今天的一座桥梁不仅连接起了两岸,也为海湾未来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威海的桥,那是有温度的桥。一桥串联起来的是固体的路,联结起来的是群众的心。在威海荣成市有个张家山口,对面就是威海市文登区的长会口村,当中是张家埠港的黄海出入口。一道海湾直线距离也就2000米,站在一端几乎能望见对面人的脸面,但多少代人来来往往不是靠摇浆荡橹就是绕行大半天。2009年10月,全长2020米的长会口大桥建成通车,使咫尺天涯一下子没有了距离,通车的那段日子里,四面八方的群众走上大桥,笑意写在脸上,欢乐自在心中,他们不断地驻足观望,不停地穿梭往返。一位90多岁的老人坐着轮椅硬是让儿孙推着连续到桥上看了好几天。
威海的桥,那是有情调的桥。桥与路相接,路把景来连,千里海岸线的旅游景观连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天,在那山海相接之处,威海东部环海路与西部环山路又紧密相连。山拥着海,海依着山,山村挨着渔村村村有特色,山景伴着海景一步一洞天,千公里的环海路和环山路成为一条旅游路把全市90%以上的旅游资源连成了片。其实,单就那一座座桥的本身,就是一个个别致景点。获得中国交通公路建设最高奖——“李春奖”的香水河大桥只有1626米长,自2016年10月通车那天起,就成为文登南海的一个“打卡地”。白天人们来到这里,看桥上鸥鹭齐飞,看桥下渔帆点点;夜晚人们来到这里,任凭海风拂面,体验灯火阑珊。
乳山湾,一个天然的避风良港,一处驰名的旅游景点。今天,建设者们正在这里日夜奋战,全力推进着一个新的项目。三年多以后的今天,一座主桥全长2683米、主跨666米,也是迄今为止省内单跨跨度最大的双塔钢箱梁悬索特大桥——乳山口大桥将凌空飞架。那时,威海境内的环海公路将全线贯通,与全省环海路、全国环海路实现快速对接。
此刻,在威海这片火热的土地上,不论是国道、省道、县乡道甚至村道还是其他道路的节点上,一座座大型桥、中型桥、经济桥、便民桥甚至观光桥也正拔地而起,以全新的速度实现着新的跨越,目前,一个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干支相连、衔接配套的现代化交通公路网与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一起与未来实现着快速对接。
威海的桥还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