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
2021-05-25 大众日报 14版

  山东深观察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

□ 《文史哲》编辑部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
  五年之后的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再次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要求、指方向,并对办好高品质学术期刊提出了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在学术界、期刊界乃至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回响,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再次认识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文史哲》编辑部全体人员深受鼓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发扬《文史哲》敏于感知时代精神、勇于肩负时代精神的办刊传统,努力为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守正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在古今中外四重语境下,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统观“古今中外”四重语境,在宏阔视野下,对中国文化和学术期刊建设的大方向作出了指导。这一指导既要求我们深植中国本土、夯实中国主体意识,也要求我们加强中外学术交流、在全球性语境中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文史哲》现行办刊宗旨恰好与上述回信精神高度吻合,对此加以透视,势必有助于《文史哲》人(编者与作者)更具体、更生动地领会和践行总书记的回信精神。
  回信鲜明提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并将其落脚于“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实际上是在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应进一步树立中国主体意识。
  近代以来,包括“家国天下情怀”在内的根深蒂固的本土传统文化基因,始终在潜移默化地范导着近现当代的中国现实进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及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持续向好以至复兴在望的当今发展态势,正在以“事实胜于雄辩”的底气,重新激活文化上的中国主体意识。尤其是21世纪以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个层面的强劲复兴,是文化上的中国主体意识苏醒、自觉的一个生动写照。
  《文史哲》较早地感知到了时代精神的这一变迁动向,遂与学界中的有识之士一道,更自觉地致力于夯实中国主体意识的根基,推动它沿着更健康、更坚韧、能结出更丰硕果实的方向运行。为此,《文史哲》自2007年起,将“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确立为新的办刊宗旨。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们付出的努力值得肯定”,当然也包含着对《文史哲》现行办刊宗旨的肯定。纵观21世纪以来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与精神气候变迁之大势,不难承认,这一办刊宗旨仍将是《文史哲》继续“守正创新”的基本理念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还提出了“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要求。这一要求有着深刻的历史洞察与现实针对性。节节复兴的中国势必驱动现行世界格局的改革与重塑,而当今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却远不及当今中国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由于对“热爱生活”“崇尚和平”“毋大而肆,毋富而骄,毋众而嚣”等中华文化基因缺乏切实、系统的认识,一些国际人士容易本着“国强必霸”“文明冲突”的有色眼镜与逻辑,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必须在深自培植“和平发展”气质的同时,努力从文化、人文精神层面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赢取更长久开阔的时空。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特别勉励《文史哲》,要肩负起“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使命。这一勉励,既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对《文史哲》创办国际版(英文版)、“融入全球文明”的办刊宗旨、努力成为中外人文学术交流双向窗口的肯定和鞭策。无论对中国学刊还是中国学界来说,只有在既立足本土传统又面向世界学术资源的同时,不断努力生发经得起全人类普遍推敲的论题与理论,才是“守正创新”的应然之道。
  向研究“中国问题”“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华文明”进一步集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努力回答好重大时代课题。这既是对学术刊物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整个学界的要求。
  这一有待努力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用总书记回信中的话说就是“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信发出了一个号召,就是哲学社会科学要进一步向研究中国问题、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华文明集中。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把主要精力放到解读和说明中国道路上来,提炼出一套能够体现中国主体性的概念、理论和思想,使中国经验升华为一般的理论原则,进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门类向本土化或中国化转型。
  这就要求,学术研究必须扎根于中国社会和现实土壤,直面回应时代问题。过去学界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学术研究中满足于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乐于让中国历史、中国现实、中国实践削足适履穿上舶来的理论鞋子,而非基于深厚的历史传统与史诗般的当代实践,自觉提炼有助于“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中国概念与理论。鉴于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走出不切实际的“象牙塔”,“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面向“中国本土”这件事情本身。只有基于这种自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才能在世界学界占有不可替代的立足之地,为世界学术作出独树一帜的原创性贡献。
  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探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深厚的文化、历史打通。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需要首先从源头和干流两方面深刻认识中华文明。近年来,考古学界对于中华文明早期遗存和历史遗迹的揭示,历史学界对于中国古代国家起源和国家治理模式的论述,已成为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在此基础上,适当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等研究力量,系统考察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论述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文化传统,让国人和世界进一步了解当今中国道路选择的历史前设,既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也是当代学界的一项义不容辞的文化使命。《文史哲》在21世纪以来所开设的“疑古与释古”“中国社会形态问题”“重估儒学价值”等栏目,正是自觉肩负这一重大文化使命的尝试。《文史哲》编辑部必将再接再厉,为推进这一系统工程继续添砖加瓦。
  总之,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落实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归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找准“引领创新”“推动‘两创’”“把刊物办得更好”的发力点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文史哲》编辑部将围绕如下几方面着重发力:
  进一步理顺编辑身份与学者身份的关系。《文史哲》“学者办刊”的传统已广为人知。但“学者办刊”并非“把学者安排到编辑部工作”这么简单,若拿捏不当,这双重身份将会严重对峙、相互掣肘。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办刊”,必须将学者身份与编辑身份有机统一起来。让学者的视野、识见充分融入到选题、约稿等编辑业务中去,让办刊工作始终成为学者编辑拓展其学力、学缘的宝贵契机。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文史哲》要“引领创新”,这本身就是基于“编辑身份与学者身份有机统一”提出的要求,因为只有高水准、宽视野的学者编辑,才能通过明智的策划实施这种引领。
  更好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扶植小人物”是《文史哲》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引领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小人物”或“新秀”的突起往往能为学术思想注入新鲜血液。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作为一本有口皆碑的学术名刊,《文史哲》作者队伍中固然不乏执学界牛耳的大方之家,但也从来不因此而轻视“小人物”。未来,《文史哲》编辑部将进一步加大举办“《文史哲》青年学者工作坊”的力度,以此为平台发现“小人物”、扶植“小人物”,更好践行总书记关于“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的重要指示。
  在巩固“厚重古典研究”优势的同时,尝试推动“古典研究社会科学化”。厚重古典研究是《文史哲》刊风的基本面,与此相关的栏目设置有“疑古与释古”“文史新考”“审美文化研究”“儒学研究”等。可以说,“植根汉语世界”,从古典研究的深海浮出当代现实水面,是《文史哲》人矢志“昌明传统学术”、努力推动厚重古典研究的基本情怀所在。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之于当代中国史诗般实践的解释力短板,日趋凸显。鉴于此,《文史哲》杂志拟会同《孔子研究》杂志、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等单位,从推动“儒学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做起,通过举办跨学科学术研讨会、就典型议题组织学术笔谈、推出专题论文等方式,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界从传统古典资源中汲取灵感,助力史诗般的当代中国理论构建。这也正是总书记回信中“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一重要指示的题中应有之义。
  将《文史哲》(中文版与国际版)进一步打造为中外人文学术双向互动的高端窗口。“古今中外”四重语境下的“锻铸人文新知”,不是一味复古,也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必须拿出“融入全球文明”的巨大勇气和恒久劳作,脱胎换骨般地促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史哲》人清醒地知道,中国传统学术真正昌明之际,必然也是它大量生发能经得起国际学界普遍推敲的论题与理论之时。就此而言,《文史哲》中文版“海外中国学研究”栏目的设立、其对汉语西学研究状况的反映,绝不只是一种为了使刊物形象“好看”的装饰,而是内在地从属于“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这一充满张力的时代目标。类似地,《文史哲》国际版(JOCH)的创办,除了具有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平衡中西相互了解严重“不对称”格局的功能之外,同时也有着“放马过去”近距离察看国际学界的学术反应,以便谋求更行之有效的“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之道的深层考虑。因应总书记回信中的“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要求,《文史哲》编辑部拟在每年出版2期的基础上,尽快使《文史哲》国际版出刊频率达到每年3期,并稳步过渡为季刊。
  继续精心策划、举办“《文史哲》人文高端论坛”。自2008年举办“中国文论遗产的继承与重构”研讨会、呼吁“中国文化战略应作方向性调整”以来,《文史哲》编辑部又陆续举办了八届人文高端论坛,议题设置无不引人注目而与时代同频共振,引导学界关注中国人文学术的宏观走势。接下来,编辑部将继续按照“小规模、高层次、大动作”的原则,策划举办《文史哲》人文高端论坛,和学界一道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更有针对性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