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庄的地下党员
小说世情

陈庄的地下党员

2021-07-11 大众日报 06版
□ 姜淑梅
  陈荣岭的老家在河北省清河县陈庄乡陈庄村,他是家里的独苗,十一岁娶媳妇,媳妇比他大十二岁。十四岁开始,他跟爹下地干活。
  1939年他入了党,才十七岁,是陈庄第一个党员,介绍人是表哥郭之全。入党后,他在陈庄建了地下党支部,发展的党员有李印东、陈长生、陈宝起。新中国成立后,李印东当过村长,陈长生当过支部书记。
  那时候当地下党,上瞒父母,下瞒妻子,开会都是去庄外的坟地。他家是地下联络站,八路军常来,也常在家吃饭,最经常来的是杜家楼的杜立海和他媳妇李瑞山。
  爹娘偷着问荣岭:“这些都是啥人?”
  荣岭说:“都是朋友,干啥的都有,多个朋友多条路。”
  家里的粮食多,不怕来人吃饭,爹娘也不再问。
  那时候的地下党经常向炮楼喊话,那些话是喊给伪军听的。他们晚上去护城河外,找个隐蔽的地方向炮楼喊:“好兄弟,别当卖国贼了!小鬼子快要倒台子了!”“你们这些人,我们都认识。要是还给鬼子卖命,老婆孩子就别想要了!”
  喊话,是组织安排的,为的是瓦解鬼子的势力。听见喊话,炮楼上经常向外打枪,很危险。
  那时候,鬼子经常开车出来扫荡。荣岭他们有时候摸黑在主干道上挖沟,为的是挡鬼子。他们还领着大伙儿在村里挖交通沟,和别的村都连上了。听说鬼子来了,老百姓从交通沟撤退,安全多了。
  日本人在清河待了八年,总算滚蛋了,陈庄开始搞土地改革又组建了党支部,没有荣岭,理由是他的家庭成分高,是地主。
  打那以后,荣岭当过代课老师、夜校老师、小队会计,当了一辈子农民。
  新中国成立以后,常来他家的李瑞山是清河县第一个女县长。有一次,李瑞山骑自行车下乡到了陈庄,荣岭见了,把自行车接过来。
  庄里人事后说:“咱庄谁敢从县长手里接车子?就陈荣岭敢!”
  荣岭的入党介绍人表哥郭之全比县长官还大,他跟着部队南下,新中国成立以后当过冶金部政治部主任。表妹郭之荣,新中国成立以后当过华北制药一厂厂长。
  这几十年,荣岭谁都没找过,有的人问他:“你为啥不去找找那些人?”
  荣岭说:“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出声,能活着就活着!”
  饥荒年月,陈庄十年没娶一个媳妇,百分之七十的人出去要饭,连生产队长都要饭去了。要饭的人太多了,陈庄臭名远扬。
  不挨饿了陈庄也不行,工分低,一天收入一毛钱,一毛二分钱就是丰收年了。饥荒过后,陈家两个儿子先后在黑龙江省木兰县东兴镇落脚,都娶了媳妇。日子终于好过点了,他们把妹妹和父亲接来。荣岭不愿意来,一步三回头。
  时间一晃,就到了2006年冬天,荣岭病了。到哈尔滨做检查,确诊是食道癌。知道得了癌症,他跟孩子们说:“我是独生子,死也要死到陈庄。活着没能尽孝,死后我要给你们爷爷奶奶守祖。我对得起陈庄的老少爷们儿,我必须回陈庄!”
  孩子们商量好,一起送老父亲回老家,提前修好房屋,置办齐锅碗瓢盆。荣岭住进修好的老房子可高兴了,这看看那摸摸,说:“这房子多好啊,一百年也坏不了哇!”
  陈庄的乡亲天天有人过来看他,荣岭很开心。
  李印东是他发展的第一个地下党员,常陪荣岭唠家常,净唠当地下党那些年的事。
  去世前十天,荣岭说:“印东啊,那时候,小鬼子要是知道咱俩是共产党,进陈庄先杀咱俩的头!”
  李印东说:“可不是?小鬼子最恨共产党。”
  荣岭说:“我对得起共产党,我没犯错误,党对我一点处分没有,我就是成分高。”
  孩子们都很难过。土改以后,荣岭就没参加过党的组织生活,但他一直把自己当成党员呢。
  他还嘱咐子女:后代子孙要勤劳俭朴,志向高远,必须读大学,男孩子要参军报国。
  回到陈庄第二十八天,阴历十一月初八早上,陈荣岭合上眼睛,那年他八十三岁。
  也是那天早饭后,李印东也去世了,他八十一。
  庄里人都说:“这两个老地下党员,一起去地下革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