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一个飞扑挽救12条生命

王杰:一个飞扑挽救12条生命

2021-09-01 大众日报 04版

  扫描二维码 看视频报道

  王杰1942年10月出生在山东省金乡县华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爱听英雄故事,爱看英雄画册。1961年8月应征入伍,成为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的一名战士。
  入伍后,看到有的战友开上坦克非常威武,王杰曾一度觉得当工兵不如当其他技术兵。指导员让他学习《为人民服务》,其中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触动了他。
  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王杰刻苦钻研业务,提升军事技能,从军仅2年,就取得了工兵五大专业技术“满堂红”,第三年被表彰为“四会”教练员,并升为班长。
  王杰所在的工程兵部队常年担负施工抢险任务,他总是抢着到最危险的地方去。1963年8月27日,部队到河北抗洪救灾,上级命令他们抢运木料,王杰主动要求冲在前面。他带头在齐胸深的水中摸索前进,几次掉进没过头顶的深坑,腿上、手上被水下的铁丝网划出道道血痕。他带领大家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了抢运任务。
  1963年,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王杰受到很大的激励和鼓舞。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晚上放哨,为让其他同志多休息一会儿,他的哨一站就到天明。他还掏出自己的津贴费给看病后没钱买回程票的老大娘。在部队,他年年被评为优秀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
  1965年7月,王杰奉命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集训民兵。7月14日上午,他们进行最后一项训练——炸药包实爆。王杰让大家围成一圈,由他做示范动作。突然,埋设炸药包的土层冒出了白烟。千钧一发之际,王杰大喊一声“闪开”,便飞身而起,扑向炸药包。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得救了,年仅23岁的王杰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整理王杰遗物时,部队发现了他十多万字的日记。“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
  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指战员学习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崇高精神。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朱军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