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描二维码
看视频报道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中,介绍了两位为抢救落水的朝鲜儿童而光荣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一位是罗盛教,另一位是史元厚。
1929年,史元厚出生于山东省长清县(今济南市长清区)史家庄(今潘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947年春,他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鲁南军区独立团。
1949年5月,史元厚所在的部队改编,他成为上海铁路管理局的一名警察。在繁华的大上海,他克勤克俭,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顺利完成了学业。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后,史元厚连续7次递交申请书,要求上朝鲜战场。
1953年2月,终于获得批准。到朝鲜后,史元厚所在的铁道兵部队负责抢挖工事,他和战友们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抡锤打钎,手上磨起血泡,肩膀压破了皮,依然干劲十足。
在部队广泛开展学习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英雄人物的活动中,史元厚深受鼓舞,暗下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向英雄人物学习。一次,一列满载着棉花、汽油等军用物资的列车在山洞里突然起火。史元厚不顾危险冲进去抢救物资。脸和手被烫伤、衣服也被烧焦,他提起一桶水浇在身上,再次冲进山洞。
1953年12月1日,史元厚执行完任务,在返回部队的途中路经龙潭岭下的龙潭池,听到有人呼救。原来,一个朝鲜儿童不慎落入冰窟。他飞快地向龙潭池跑去,脱掉棉衣,跳到冰面上,伸手去拉儿童。只听哗啦一声,冰塌陷下去,两人一起落入水中。
史元厚在刺骨的水中来回游动,找到落水儿童,把他托出水面。冰块再次塌陷,儿童又跌进水里。史元厚又潜入水底,再次把他推出水面。但因冰薄,儿童又一次坠入水里。当史元厚第三次找到落水儿童后,身体已被冻得麻木,他竭尽全力把儿童托出水面,自己却精疲力竭,沉入水底。
落水儿童得救了,史元厚却牺牲了,年仅24岁。12月5日,朝鲜平安南道安州郡人民及所在部队3000多人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沉痛悼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将他的遗体安葬在龙潭岭上,并将龙潭岭改为“史元厚岭”,龙潭池改为“史元厚池”。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授予一等功臣、二级爱民模范称号。
(□朱军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