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

秋气

2021-09-19 大众日报 08版
书影
□ 丁小村
  一
  理查·福特有部短篇小说,题目翻译为《肃杀》,很有汉语的丰富意味。
  小说写的是在经济大萧条期,一个男人失业了,只好跑回母亲家里住着,靠啃老度日,每天找朋友喝喝酒侃侃大山闲散打发。朋友一个是受了伤坐在轮椅上的男人,还有一个是落魄的风尘女子。“他们仨”,都是被时势和生活击败的人,却强力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坐轮椅的朋友万念俱灰,却显得开朗快活。一个大雾弥漫的冬日下午,他们从酒吧出来,去钓鱼,坐轮椅的朋友被一条大鱼拽进了水中,他走进冰冷的水中去救朋友,结果自己陷身冰寒彻骨的冻水之中。最后他把朋友救上岸,又抓住了朋友钓到的大鱼:当然它并不是一条大鱼,而是一具鹿的尸体——它大概是被寒冬冻死的,被冰雪水卷入了河流,随波逐流,挂上了朋友的鱼钩。
  这部小说让我读得惊心动魄:在寒冬中寻求温暖,在肃杀中寻求庇护,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是怎样的时刻啊!
  这人生最低处,还将迎来最糟糕的时势:比如这个失业跑回母亲家啃老的男人,他也未必比坐轮椅的朋友和风尘女子好得了多少——被大城市击溃,孑然一身回到老家的小城市,人生毫无希望,没有可以焕发激情的责任和理想,仅剩的朋友只是一个伤残的男人和一个风尘女子……
  这样的小故事,似乎可以在许多人的人生中找到,每一个人都可能遭遇这样的肃杀时刻。
      二
  杜甫也是在这样的时刻写下一首经典之作《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在吟诵中变得充满了肃杀之气:疾风中猿猴哀鸣,空江上孤鸟单飞——岁寒禽兽知冷暖,秋来飞鸟不知归处。人生哪堪想象!
  而时势并不以个人的期待而转移:夏去秋来万木将凋零,水落低处江水滚滚而来——这自然的规则,不似人间的偶然,命运如转蓬,自然却万古同然,怎不令人胆战心惊。
  在这种自然与时令的肃杀之中,人生似乎也陷入了低谷:无家可归的万里悲愁,独登台带来的身心俱疲。杜甫写尽了这份自然、时势和人生的三重肃杀之气。
      三
  很多年前,一位朋友跟我讲述自己的故事。某一年他遭遇了人生最惨淡的事:近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样的时刻,人间凉薄,过去围着自己的那些朋友,都躲得远远的,没有人愿意出手帮忙;自己混得如此潦倒,更不愿意多跟亲戚来往;人生仿佛按下了暂停键,甚至到了关机停摆的地步。
  这样的时候,绝望感就像是寒冷的冬雾包裹着自己,一个人就是这样充满了生之疲惫,感觉不到活着的意义。如果不是对家人对妻儿仅存的一点点责任感,他还有什么值得苦撑的呢?
  然而这份苦撑却并不勇敢,反而充满了恐惧,因为你感觉落入了人生的陷阱,随时都可能继续跌落,而非在陡峭的悬崖上奋力攀爬。
  他得了一种奇特的病:梦哭。就像夜游症一样,他每次半夜哭醒来,并不知道自己在睡梦之中曾经如此悲伤。身边的人感觉既惊骇又不解:听到一个人睡梦中哭泣,叫醒他,他却一脸茫然,全然不知道自己的哭声惊醒了别人。
  这的确很奇怪:既然你睡梦中哭过,为什么你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难道悲伤已经变得只是生理反应而没有了精神价值?
  最可怕的是绝望之时的最后一击:比如以为钓上了一条大鱼,但却不过是一具鹿的尸体——理查·福特的《肃杀》,最后给人的是一记重拳。而杜甫重重顿下的酒杯,里边装满了人生不堪品尝的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