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确保黄河安澜

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确保黄河安澜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2021-10-26 大众日报 03版

  东平湖庞口防倒灌闸,湖水自此向北流入黄河。(□记者方垒通讯员白世玉报道)

  今年秋汛期间,黄河利津段东坝控导现场,防汛人员正在进行投石作业。(□记者李明通讯员王吉祥报道)

  当前,黄河秋汛正值退水期,济南黄河河务局职工坚守大堤防汛一线,探摸根石。(□记者赵国陆报道)

  远眺东平湖戴村坝。(□记者曹儒峰通讯员李玉建报道)

  “黄河宁,天下平。”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
  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入海口,凭栏远眺,察看河道水情,详细询问径流量、输沙量等。他指出,要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黄河沿岸安全。10月22日,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要立足防大汛、抗大灾,针对防汛救灾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迅速查漏补缺,补好灾害预警监测短板,补好防灾基础设施短板。要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加大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力度,严格保护城市生态空间、泄洪通道等。
  山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善现代化防洪体系,提高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构筑沿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稳固防线。
  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我省水旱灾害形势复杂严峻,发生多年罕见严重秋汛。黄河9天内连发3场编号洪水,来势汹汹;漳卫河两次发生1997年以来最大洪水;南四湖、东平湖多次超警戒水位,全省一度有12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截至目前,山东大中型水库、骨干河道、重要湖泊无一出险,无一人因洪涝灾害死亡,水利工程总体运行平稳。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防汛屏障,确保安全度汛。”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武甲庆说。
  “总书记指出,要立足防大汛、抗大灾,针对防汛救灾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迅速查漏补缺。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指明方向。”武甲庆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构建完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提高预报、预警、预案、预演能力,切实增强防范化解水安全风险能力。
  探摸水位、记录水情、安全巡查……10月25日下午,虽然黄河水位已全线持续回落,阳谷黄河河务局工作人员仍在黄河陶城铺险工段忙碌。面对今年异常严峻的汛情,阳谷县水利、黄河河务、应急等部门组成专班,建立在线水情监测预警机制,24小时巡查堤防,对险工险段除险加固,目前险情已经解除。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是增强防洪能力的有效途径。今年汛期来临之前,阳谷县新改建涵闸347座、桥梁291座,疏浚渠道430公里,极大提升了防灾减灾、黄河水高效利用的能力。
  “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总书记强调,全面提高灾害防控水平,守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阳谷实际,切实抓好防灾减灾、高效节水、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等各项重点工作。”阳谷县委书记陈波说,“十四五”期间,全县要完善汛情水情信息通报制度,健全与周边省市防汛预警监测协调机制,重点建设阳谷县抗旱水源工程、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陶城铺灌区配套节水改造等项目,健全“一网二库三横四纵”防洪工程体系,确保黄河安澜、人民安全。
  东平湖面,渔船点点,湖边升起袅袅炊烟。眼前景色,令东平黄河河务局总工程师刘树军舒了一口气。“总书记来山东视察,十分关心黄河防汛,要求确保黄河沿岸安全。我们防洪人员必须扛牢守好‘母亲河’的责任!”刘树军说,如今,东平湖水位已降至警戒水位以下,水势总体平稳,防汛迎来阶段性胜利。“但防汛工程长时间浸泡,接下来的工作,更要谨慎。”
  统筹黄河干支流防洪体系建设,联防联控暴雨等引发的突发性洪水,是做好黄河防汛工作的重要内容。东平湖是黄河流域重要蓄滞洪区和南水北调东线重要调蓄枢纽,连通黄河、大汶河、小清河等水系,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意义重大。“防汛抗旱责任重于泰山。”泰安市委副书记、东平县委书记曲锋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做好防汛各项工作,加快推进金山坝培高加固、清淤扩容、泄洪通道等重点项目,提高“汛期蓄洪、旱季保水”能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黄淮海流域防洪体系协同,是提高防洪避险能力的应有之义。漳卫河属海河流域,流经我省聊城、德州、滨州等地。10月25日,“90后”小伙、武城县鲁权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职工赵新赫在漳卫新河德州段值守。7月21日以来,受漳卫河上游行洪及强降雨影响,漳卫新河德州段逼近警戒水位。面对洪峰考验,武城县党群一心,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赵新赫也是其中一员。
  “总书记来山东视察,强调要做好‘防大汛、抗大灾’工作。我们年轻人也不甘落后!”赵新赫说,要牢记总书记嘱托,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条底线,为坚守黄河安澜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秋汛,滨州市滨城区里则街道闻“汛”而动,机关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近2000人次奋战一线。“我们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上级要求,成为防洪抗汛的坚实力量。”里则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江涛说,此次防汛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身先士卒,更离不开广大群众全民参与。“我们要认真总结此次抗洪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动群众力量,为今后做好防汛工作打好基础。”
  “总书记要求做好防汛工作,我们更得守好家乡!”10月25日,利津县盐窝镇夹河村村民唐文生再次来到临黄生产堤,看着眼前流量减小的黄河,他舒展了眉头,说今年雨水大,防汛一开始,县里、镇上党员干部都驻守在这,日夜巡逻。“我在黄河上摆渡了8年、出海捕捞20多年,是‘老黄河’了。汛期来了,我也加入巡堤抢险队伍了。守护堤坝,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家!”
  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守护黄河沿岸安全
  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强化对水文、气象、雨情等动态监测和科学分析,是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水情预报测报早一点、准一点,就能为防汛抗洪赢得更多主动权。过去水文部门进行水位监测,基本上是用眼看、用手抄。现在依靠遥测水尺、电波流速仪、全自动测船等自动化仪器设备,山东水位、雨量全部实现自动测报,流量自动化测验达到了70%,既方便又准确,为各级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水文监测工作,为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等贡献力量。”省水文中心总工程师衣学军说,作为雨水情预警监测部门,省水文部门将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面的“空天地”一体化水文监测体系,力争实现水文全要素、全量程自动监测,切实做到水文数据处理、预测预报和分析评价全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不可替代的“尖兵”“耳目”作用。
  行走在济南黄河大堤,险工雄峻、备石列阵。从1952年到2020年,黄河济南段先后进行了4次复堤,堤防工程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功能于一体,成为黄河防洪的“水上长城”。1971年参加治黄工作至今,济南黄河河务局原总工程师李明已走过黄河大堤50个年头。今年黄河迎来罕见秋汛时,已经退休的李明再度披挂上阵,以流动专家组组长的身份奔走在济南黄河两岸。
  “‘补好防灾基础设施短板’‘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黄河人’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作为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除水害、兴水利需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李明说,作为长期参与治黄工作的“老黄河”,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他最惦念年轻人的成长,希望抓住一切机会向年轻人传授防汛抢险经验,让更多年轻人成为护卫安澜新的主力军。
  10月1日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以来,省防指组织派出45个工作组、130个专家组赴一线督导,确保各项部署落实到位,组织黄河沿线投入专业人员5000余人、群防队伍近1.3万人开展巡坝查险,全力保障行洪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做好防汛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王秀中说,省应急管理厅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强化细化防汛责任落实,优化“综合+专业”防汛工作机制,持续提高短临预报、洪水预报等预报预警能力,常态化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改,同时不断加强省、市、县防汛专业队伍建设,优化防汛物资仓储布局,建立省级和地方储备相互补充、政府和商业储备相互结合、实物和产能储备相互衔接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持续提高防汛抢险救援能力。
  今年黄河秋汛来临之际,滨州黄河河务局坚持“前置主动,预字当先”,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预先投入1000余人专群结合的防汛力量、230台(套)机械设备,部署于各个险点险段,预先落实防汛物资、特别是防汛石料的后续补充工作,掌握了防汛工作的主动权。
  “‘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这需要不断加强应急方案预案、预警发布、抢险救援等综合能力建设。”滨州黄河河务局局长孙明英说,下一步,将统筹推进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提升滩区安全保障。同时,全面提升防汛能力建设,健全完善防汛责任体系,协调推动各项防汛责任制高效落实。抓好多方应急力量的联勤联训、应急联动,真正筑牢防汛安全的压舱石。
  在人员密集地方发放有关防汛形势和防洪知识的宣传单页,引导公众提高爱护黄河和防汛意识;在危险河段设置警示牌、警示条幅等,提醒公众注意安全;在各新媒体发布涉水安全公告,做好涉水涉河的安全宣传……每年汛期,东明黄河河务局会通过各种方式开展防汛知识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防洪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总书记此次视察山东,很关心黄河防汛工作,作为黄河系统基层单位,我们备受鼓舞,也深感重任重大。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防汛宣传教育工作是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将按照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一方面继续加强防汛知识宣传教育,一方面积极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认真落实好防洪工程建设,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黄河沿岸安全。”东明黄河河务局副局长梁闯山说。
  加强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筑起城市坚实“里子”
  山东沿黄9市人口及工业设施集中,是防洪的重点。沿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关乎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
  城市防洪工程是百年大计。山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沿黄城市群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强防洪减灾、排水防涝等公共设施建设,让城市不只有光鲜的“面子”,更有能抵御洪涝灾害的实在“里子”。
  “总书记非常关心城市防汛工作。这项工作意义深远,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处长王强介绍,近年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用统筹的方式、系统的方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下大雨也不积水,这个沿河公园建得真不孬!”10月25日上午,正在济南市万科城小区西侧大辛河公园“遛娃”的居民谢洪桥,提起家门口的这个海绵城市项目,露出一脸的“小骄傲”。他说,建设之前,河道存不住水,一到雨季就成了泄洪沟。如今,大辛河里芦苇等水生植物茂盛,分级建设的拦水坝下鱼虾成群。
  大辛河公园随处可见海绵元素。“这些步道生态铺装全部用透水砖,以碎石层、粗砂层、细沙层替代传统的混凝土垫层,快速下渗,降雨量在27.7毫米-41.4毫米时,不需要外排。”该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方中建八局城市运营公司海绵工程项目总经理刘浩东介绍,绿地以下沉式“雨水花园”为主,地下建有雨水收集系统,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提升城市对雨水的利用、调蓄、吸纳能力,带来“会呼吸”的城市生活。
  近年来,山东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到2020年底,全省城市和县城共建成海绵城市面积1658.6平方公里,占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面积的23.5%。以济南为例,海绵城市建设帮助解决泉水减少、内涝多发、水源不足等问题,试点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以上,实现促渗保泉、洪涝控制、资源回用、污染控制四大目标,水生态及“保泉”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建设无内涝城市,东营要走自己的路子!”东营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步科说,东营中心城地下水位高,土壤吸水量少,雨水形成的横向径流量大,东营通过河道改造和水系贯通让洪水有了去处,又通过城区排水设施给洪水铺上“跑道”。如今,东营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能力由过去的整体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今年7月,台风“烟花”带来强降雨,东营市中心城区路面积水均在短时间内排空,经受住了考验。“原来这条路雨季积水能达到40厘米,好多车辆因进水熄火。今年路上几乎看不到积水,出行更安心了。”家住东四路大海鑫庄国际小区的居民郭先明说。
  “总书记指明了努力方向,指出了关键任务。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聊城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永胜说,“十三五”期间聊城完成水利投资140多亿元,初步建成集供水、防洪、灌溉、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调水工程体系,河湖(库)调蓄水能力大大增强。“下一步,我们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公共服务需求,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近期,泰安居民感受到,几场大雨过后,没出现以前那样的内涝。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泰安市雨污分流工程的实施。”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桂平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当地排水管网管理、雨污混流、汛期排水不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安全出行和居住环境。“我们将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纳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确定城区11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共出动人员3500余人次,动用智能探测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对城区136条市政主次干道、1700余个庭院单位、10条河道及其支流排水管网进行普查,建立了准确翔实的数据库,彻底摸清了管网底数。”
  “总书记的嘱托让我们更有干劲了!我们肩负的是老百姓的期盼,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根基和血脉。”吕桂平表示,今后将以“源头管控、雨污分流、扩容提标、黑臭治理”四方面为突破口,集中攻坚,全面提升污水处理工作效能,改善泰城水环境质量。
  (□ 本报记者 刘一颖 方垒 齐静 张文婷 参与采写 李梦 孙亚飞 王洪涛 曹儒峰 姜斌 张海峰 李明 李剑桥
付玉婷 赵念东 赵国陆 高田 李广寅 通讯员 吴华 于宁 李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