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创业路

栉风沐雨创业路

——写在滨州职业学院建校65周年暨合院20周年之际
2021-11-04 大众日报 19版
■“浩荡荣光长 继往启新程”①
  □杨光军
  
  2021年是滨州职业学院建校65周年暨合院20周年。65年风雨沧桑,65载倍道兼程,依偎母亲河,植根黄三角,滨州职业学院始终与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需求同向同行,形成了优良的精神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培育了众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业界精英,探索出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好高水平职业学校的路子。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者。无论走了多久、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职业学校,滨州职业学院始终秉承教育初心,勇担职教责任,致力人才培养,矢志科技创新,真情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为解决社会生产恢复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技术人才、医护专业人才和行业管理干部的需求,1956年,惠民农业学校、惠民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应势而生,校所合署办公;1958年,惠民地区人民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成立,1960年校院分设,更名为山东北镇卫生学校。自此,学院开启了曲折而又辉煌的办学历程。
  改革开放,百业待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恢复发展急缺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国家恢复发展中专、新建并大力发展职业高中的大背景下,滨州工业学校前身惠民地区纺织职工中专、滨州经济学校前身滨州市第一职业高中相继成立,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急需人才。
  世纪之交,百业齐发。上世纪末,我国由计划经济成功转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换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质的改变。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立初、中、高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迎着新世纪的曙光,2001年7月,脉络和渊源不同的“四校一所”握指成拳、和合共生,集专业之大成,启融合之大势,升格组建为滨州职业学院,开启了举办高职教育的新纪元。
  合院之初,百事待理。仅用10个月,搭建起建设发展的组织管理、物质环境、教学科研和校园文化体系等基本框架;“带资建设”“筑巢引凤”,征地2600亩,投资1.9亿元,4年时间办学规模增长2倍;招贤纳才,强化内涵,改革创新,模式探索……全院上下勠力同心,实现建设发展力度、速度和效度的“陀螺效应”。
  合院以后,学院进入探索实践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坚持“服务、融入、引领”办学理念,实施服务“黄蓝战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服务滨州“转调创”“双型城市”行动计划;聚焦党建主业、聚力内涵发展,持续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绩效考核”改革,学院办学实力和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成功实现三大转变:“被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院校,实现从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变,从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转变”,“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重大转变”,“跻身国家骨干校、全国优质校,入围‘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实现从科学追赶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65年来,滨职人靠的是不服输的精气神!从建校初期的筚路蓝缕,到新世纪初的克难奋进;从高职教育的战略转型,到走在前列的续写辉煌,一代代滨职人励志耕耘、薪火相传,砥砺出“崇德尚能”的校风,积淀出“知行垂范”的教风,培育出“博知敏行”的学风,凝炼出“责任”校训。这些积淀传承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滨职人意气风发、昂首前行。
  65年来,滨职人怀的是不敢忘的感恩心!滨职人倍加珍惜每一个历史机遇,十分珍视每一个点滴进步,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伟大的时代,感恩伟大的国家,感恩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以及社会各界、广大校友的鼎力相助。滨职人把感恩化为担当和行动,责任在肩不松懈、撸起袖子加油干,已成为每一个滨职人的自觉行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每一名滨职教职工孜孜以求的目标。
  (作者系滨州职业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