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基地年内形成60万吨储配能力
探索后煤炭产业转型发展模式 形成山东区域应急能源供应支点

鲁西基地年内形成60万吨储配能力

2021-11-18 大众日报 17版

  鲁西煤炭储配基地效果图

  □记 者 左丰岐
   通讯员 李志勇 报道
  本报肥城讯 11月16日,从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曹庄煤矿鲁西煤炭储配基地了解到,该基地年内将形成60万吨储配能力,目前工程已经完成进度40%。
  2020年,根据国家去产能要求,曹庄煤矿结束了62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正式关井闭坑。矿内工业广场,位于泰安肥城市高新开发区,占地400亩,距离济微高速仅3公里,并设有铁路专用线,闲置的地面空间为煤炭储备基地建设提供了优越条件。
  曹庄煤矿据此建设了鲁西煤炭储配基地,项目总体定位是,立足泰安、服务鲁西、联动山东、辐射全国,构建贸易运输仓储掺配全环节业务链;打造煤炭应急储备承载区、公铁联运物流集聚区、煤炭行业转型发展先导区;形成山东区域应急能源供应支点,构建鲁西区域公铁联运物流网络,探索山东后煤炭产业转型发展模式,促进产城生态融合发展。
  该项目总投资13.8亿元,总体分两部分建设,2021年底建设形成煤炭静态储备能力60万吨;2022年底,扩建煤炭储备能力达到120万吨。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600亩。后期,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地,构建综合保税物流园区。
  11月16日晚,在位于曹庄煤矿工业场地北部的鲁西储配煤基地建设现场,依旧灯火通明,大型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正在争分夺秒、抢抓施工黄金时间,在保证安全和质量前提下,加速推进项目建设。“我们现在正在做地梁浇筑,由于工期紧张,现在施工条件又比较好,所以我们科学统筹,日夜施工、交叉作业,争取在工期节点内完成。”负责该基地建设的中建六局质量总监王学仁介绍。
  按照施工计划,11月底储配煤基地将完成煤棚和装车运输系统主体工程,具备营运能力;到2021年底,将具备煤棚存煤和火车装车条件,建设形成煤炭静态储备能力60万吨。前期受连续强降雨影响,项目建设现场施工困难重重。随着降雨天的减少,相关各方紧密配合,紧紧抓住安全、质量和工期三个关键,强化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组织、狠抓责任落实,制定了“小时制”作战地图,倒排工期计划,争主动往前赶,确保安全高质高效抓好工程施工。
  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煤炭储备建设,关乎能源安全、关乎经济稳定、关乎民生幸福,提高煤炭储备能力是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煤炭市场供需动态平衡的重要举措,也是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布局了一批储备设施项目,进一步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加快进度,保质保量完成煤炭储备能力建设任务,全力做好煤炭供应保障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能源保障。
  该基地规划到2025年底,基地储煤能力达到120万吨,物流吸引量达670万吨,其中煤炭吸引量近400万吨,基地贸易量达270万吨。总投资13.8亿元,净利润7900万元。分为3个阶段,2021—2023年为起步建设期,2024年为快速发展期,2025年为全面运营期。
  截至目前,山东能源鲁西储配煤有限公司已获批成立,组建“三部一室”,搭建了公司运营架构。公司主动对接地方政府,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为项目建设运营打通“绿色通道”。超前布局公司运营,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规划建设网络货运平台、选矿厂项目,形成“网络+实体”“储备+贸易”的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格局,努力创造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