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强院路
■“浩荡荣光长 继往启新程”③

奋楫扬帆强院路

——写在滨州职业学院建校65周年暨合院20周年之际
2021-11-18 大众日报 18版
  □杨光军
  
  历史是开启未来的钥匙。今天的滨职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影响带来的新挑战,面临着国家确立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新机遇,面临着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要求,面临着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滨州“双型”城市建设提出的新期待。我们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取得无愧于滨职辉煌历史、无愧于新时代要求的新成就。
  续写新的荣光、实现更高目标,要彰显大学格局之宏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望,加快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增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打造“双高”校建设“样板间”,冲刺双高“三十强”,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在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格局中谋篇布局、开拓创新。
  续写新的荣光、实现更高目标,要彰显大学使命之重大。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把牢办学方向、推进内涵发展、增强贡献能力、提升治理水平全领域,把思政工作成效作为检验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标准,持续加强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品德养成,培养更多能够增进社会大众福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续写新的荣光、实现更高目标,要彰显大学职责之正大。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着力打造十大专业群,完善雁阵型专业发展体系,建立“全人、博雅、通识”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上下贯通、书证融通、普职沟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产教融合、校企耦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德技并修、知能并重、双创并举”的课程体系,打造功能布局合理、建筑典雅现代、校园优美大气、职业文化浓郁的育人环境,为学子提供一流的学习场景和卓越的学习体验。
  续写新的荣光、实现更高目标,要彰显大学责任之远大。始终坚持“服务、融入、引领”办学理念,以解决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建设一批多专业融合、多技术集成的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大师+团队”的创新人才队伍,努力在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产出创新应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上实现新突破;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打造学历教育提升、技术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定等高质量职业培训品牌,努力在培训服务层次、质量和效益上再展新作为。
  续写新的荣光、实现更高目标,要彰显大学师道之恒大。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核心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四有”标准,全面实施“领军骨干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校企互聘互兼计划”“教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教师激励计划”,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灵活、开放、多元的选人用人机制,使每一位教师都有终身成长的阶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续写新的荣光、实现更高目标,要彰显大学治理之昌大。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以学院章程为统领、科学规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服务于学院发展和师生成长。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明晰权责,优化运行监督机制,不断激发和释放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现各类办学资源有效配置,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续写新的荣光、实现更高目标,要彰显大学文化之博大。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厚重的大学精神,构建具有时代风采、滨职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推进文化底蕴与现代职教、人文精神与技术技能的良性互动。顺应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健全校友与母校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好、打造好、维护好共同的滨职家园。
  续写新的荣光、实现更高目标,要彰显大学胸怀之阔大。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培育国际工匠”的国际化办学愿景,精准服务区域企业海外战略,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对接重点产业、搭建国际平台,引进、转化和利用国际优质职教资源,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和职教援外,努力形成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
  不忘来时路,整装再出发。65年的历史积淀让滨职更从容,20年的创新发展让滨职更自信,从容自信的滨职将继续保持定力、勇毅笃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整装出发、开启未来。
  (作者系滨州职业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