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土增肥”,结出科研硕果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聚力科教融合释放科研活力

“翻土增肥”,结出科研硕果

2021-11-21 大众日报 02版
  □ 本报记者 王桂利
    本报通讯员 任纬兵
  近日,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院)长张福仁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麻风危害发生的免疫遗传学机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了该校(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奖领域“零的突破”。
  一项重大成果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在适合的土壤里长期浇灌、翻土增肥,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土壤”就是良好的科研环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在完成科教融合初期阶段任务,迈向深度融合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着重进行了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向创新力不足问题“开刀”。
  该校(院)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评价、学术道德规范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同时,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着力解决二级学院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平台,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成立医学科技创新中心,规划建筑面积80000㎡,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人员全部实行PI制、年薪制,设有开放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服务平台,校外人才、引进人才、原有人才均可立项加入。
  在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试行理事会治理下的院长负责制。“80后”院长于长斌十分感慨:“校(院)党委赋予我的副院长提名权,选才用才、财物支配自主权,让我放开手脚搞学科建设。一年多来,学院自主引才近20人,平均年龄31岁,具有海外经历人员近七成,成为校(院)新医科建设的新生力量。”
  校(院)落实“放管服”改革,推行科研经费管理“包干制”。将几乎所有的科研项目、学术提升计划项目和创新工程项目等经费报销流程简化一半,大大减轻了科研人员负担,让科研人员既能根据自身环境、专业发展、国家需求和国际上的情况,自由选择研究的项目和课题,又减少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批,研究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繁文缛节,减少羁绊,大大激发了创新活力。
  张福仁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项目是“学术提升计划”资助的项目之一。该计划以重大科研方向为引领,对“战略团队”“领军团队”“潜力团队”分别提出科研任务要求,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促进教学、科研、医疗、成果转化深度融合。
  根据“学术提升计划”,建立跨学院、研究所、医院的协同攻关和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形成若干多学科攻关群体和跨学科平台,为产出更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创造条件。两年来,校(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成为山东省第一所在医药卫生健康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省属高校,也是山东省医学类的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奖。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其他省级科技奖励20余项。发表SCI论文2500余篇(3分以上),总影响因子超过7000。新上国家级项目278项,项目总经费达到2.3亿元。新增徐涛院士工作站、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分中心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30余个,为我省争取到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3实验室),获国家发改委立项并开始建设。
  日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021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济南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活动,线上近6000人关注收看了主论坛直播。论坛期间,还专门安排了主校区参观、人才洽谈会、现场签约等活动,进行实质性对接洽谈。
  这是该校(院)不拘一格引人才的一个缩影。校(院)成立后,启动了“人才引进(提升)计划”,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00余人。培养新增省部级以上称号人才100余人次,今年4名专家入选院士有效候选人,1名专家被评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引育并举,重点培养。在积极搭建平台揽才的同时,对学科带头人、专业接班人、青年业务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助推有望冲击青年万人、国家优青、青年长江学者等各个层面的人才进入国家高层次人才行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释放人才最大潜能,科研结硕果就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