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大思政课”立德树人

善用“大思政课”立德树人

2021-11-23 大众日报 10版
    王 慧
  要善用“大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课与现实结合、与实践结合,调动多种育人主体、多样育人元素,形成育人合力,来涵养学生大情怀,展现时代新人大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要善用“大思政课”,将思政课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视野,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大时代,结合百年党史鲜活生动的大实践,调动多种育人主体、多样育人元素,形成育人合力,来涵养学生大情怀,展现时代新人大担当。
  用活党史资源,彰显“大思政课”内容厚度。信仰是人类普遍而又深刻的精神活动,它基于一定社会主体对某种主义、精神的极度尊重和崇敬,内化为最高的价值理想和终结目标,反映主体的强烈的人生态度,外化为指导行动的根本准则,以期实现构想的未来生活图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次次应对风险、化险为夷,归根到底就是党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以此为精神纽带,将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将坚定的理想信念最终转化为改造实践的强大力量。党史是“大思政课”最好的“教材”,是筑牢信仰之源的营养剂。从党史小故事中讲出“大道理”,使学生能够在历史时空的交错中实现共情与共鸣,由对“相信”故事到“确信”其中理论逻辑和精神力量,再到从内心拳拳服膺、行为孜孜以求的“坚信”,进而纳入自己的精神范畴,将原本碎片化的情绪化为相对持久的情感,并成为规范自身行为的指挥棒、攻坚克难的动力源。
  用好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大思政课”的引领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熟悉党的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思政课教学经验,善于价值的挖掘与传授,是推动“大思政课”走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坚力量。要增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打破原先思政课被“边缘化”,思政教师是“副科”教师的状况,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声望,在使思政课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的同时,让思政教师成为整个教师群体的引领者;要在配齐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的基础上,通过研学基地建设、集体理论学习等方式,使思政课教师拓展思维广度,深化理论水平,激发内生动力;要通过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在尊重教育规律、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紧贴时代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照学生的共性需求和个性期盼,创新教材体系,转换教学方法,实现思政教学入脑、入心。
  用通思政课一体化,凸显“大思政课”的教育广度。立德树人是一个延续递进、全面统筹的过程。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仍存在内容重复化、教学目标定位不精确、衔接无序性的问题;此外,受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二元论”的影响,教育专业课与思政课“各自为政”,无法统一到“为谁培养人”这一育人目标中。思政课一体化的提出,就是要从纵向上打破学段壁垒,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开展一脉相承的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因材施教、全程育人的目标,从教材内容、教学体系、培训体系、考核评价等多个维度着手,发挥大中小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合力作用,特别是发挥高校在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横向上,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实现思政引领,全面育人的目标,鼓励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合作,实现全课程育人。
  用活社会大课堂,展现“大思政课”的实践温度。思政小课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社会大课堂则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善用大思政课离不开小课堂的娓娓道来、解疑释惑,更离不开社会大课堂“百闻不如一见”的生动实践。当前中国正处在深刻转型期,多种矛盾交织、多元价值碰撞,思政课在进行传统的理论教学的同时,更需要结合时代大背景和丰富生动的社会现实,关注学生所处的社会发展与家庭环境,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投身社会实践,深入基层,将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对象化活动相统一,将教室“小课堂”习得的理论知识外化为社会“大课堂”的实践行动,感受青年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创新教育载体,增强“大思政课”的影响力度。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载体和手段,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进行双边互动,实现情的共鸣、理的认同,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指引,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当前,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思想文化场域变得更加多样,信息传播的格局也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信息交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要使“大思政课”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更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贴近学生主体需求,因势而“新”、应时而动。要创新内容供给,聚焦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需要,将教材的理论话语转化为生动的生活话语、生活经验,注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要创新思政话语的输出路径,借助新媒体增强其传播的影响力,推进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互动社区等多媒体融合式发展,形成交叉覆盖的思政阵地,使思政课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