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我所爱,所以乐此不疲
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王福卫:

因为爱我所爱,所以乐此不疲

2021-12-09 大众日报 10版
  □ 本报记者 李明
   本报通讯员 刘静
  低调、朴实,不善言辞,是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51岁的王福卫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只要说起志愿服务,他就打开了话匣子,眼神里带着光。“没别的原因,做这个就是因为热爱。”2011年底正式加入东营志愿者队伍后,十年里,他参加了993次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4202个小时。但他却说这些数字不值得被拿出来表扬,因为,有些爱不能以数字衡量,他当志愿者源自内心的热爱,他的志愿者网名便叫“爱我所爱”。
  说起做志愿服务的初衷,王福卫说:“我姥姥家是村里的五保户,从小到大,看到了太多人对她的帮助,说实话,心里特别感动。因为这件事,我从懂事起,也萌生了要帮助别人的想法。”王福卫的志愿服务是从他参军开始。“到部队后,一有时间便去附近的村里,帮助村民打扫卫生、修理农具等。”
  从部队转业后,王福卫被分配到了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11年底他正式加入了东营志愿者队伍。1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城市社区、农村及周边山区。现在他的服务范围不再局限于东营市,还把志愿服务做到了潍坊市临朐县等周边地方。十年的锤炼,让王福卫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慢慢成为了志愿者队伍的顶梁柱、领头人。2016年11月,他牵头组建了东营市红柽柳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志愿者在东营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西城鸿港医院开展“天使之翼”爱心导诊活动,之后又相继组织开展了“明理大姐”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善哥助学”关爱贫困儿童活动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期间,他牵头组建的东营市“啄木鸟”市民巡访团,短短3个月,动员热心市民开展创城巡访活动10期,搜集图片资料3000多幅。今年初,又在各县区设立了市民巡访团分队,由原来的不到100人扩展到300多人,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也由原来的4支扩充到30多支,成为东营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自从加入志愿者队伍以来,公益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每到周末,王福卫总是往外跑,一开始,王福卫的妻子非常不理解。“你一到周末就不在家,家务也不做,天天在外边为别人各种奔波,值得吗?”妻子经常这样问他。为了让妻子体验到志愿服务的乐趣,2013年冬天,他特意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去周边农村为困境学生发放助学款。从那以后,妻子嘴上虽然抱怨,但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孩子跟着王福卫一起去做志愿服务活动。
  春去秋来,从未停歇。十年来,王福卫用汗水擦亮着志愿服务的品牌,用行动践行着东营志愿者的荣耀。王福卫说今后他会更加努力,努力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努力去行动,把志愿服务之路走得更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