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滨州”赋能高质量发展
滨州前10个月规上工业收入进入全省前三,利润总额、增速均列全省第一

“科创滨州”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12-19 大众日报 01版

  □ 本 报 记 者 李剑桥 姜 斌
    本报通讯员 张 丽 杨雪瑞
  12月15日,在滨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现场,一座座塔吊鳞次栉比,一组组穿着橙色反光背心的工人往来穿梭,工程车、运料车、搅拌机运转不停,虽是严寒冬日,却能感受到现场火热的气氛。
  “滨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项目主要是建设铝产业高端装备研发中心、纺织产业高端装备研发中心、化工产业高端装备研发中心等,配套建设园区基础设施,目前项目施工进展顺利。”负责园区招商运营的中海高端装备制造园区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志军介绍。
  集聚科创增势赋能效应,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领头雁”作用,滨州市在去年工业营收进入全省前四基础上,持续推动主导产业集群从“规模经营”向“价值效益”整体再造,工业经济取得“量质齐升”历史性突破。今年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收7394.84亿元,总量列全省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利润661.02亿元,增长239.4%,总额、增速均列全省第1位。
  “企业布局园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品品牌高端化”,这是近年来滨州市为工业经济增势赋能的真实写照。据了解,滨州在全省率先编制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了33个产业园区,园区产业占比达到80%,省级以上开发区“十强”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达91.46%,产业聚集度达91.47%。
  滨州作为铝业行业发展的“排头兵”,是山东打造世界级高端铝业基地的主阵地、核心区和先行区,而创新与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追求。10月19日,魏桥轻量化基地首台全铝车身下线,福田重卡、新能源客车交付暨宏桥集团、福田汽车轻量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同日举行;魏桥轻量化基地5个项目实现年内投产;今年前三季度,滨州轻量化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3630.1亿元,增长30.7%。
  科技创新带来价值链的重塑。从传统的电解铝,到中高端铝制品占比达到63.6%,价值链上“再造一个新魏桥”,对滨州来说不再只是个豪言。
  “我们聚焦铝产业基础厚实但创新驱动不足这一主要矛盾,加快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构筑区域应用型创新高地,为铝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势赋能,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推动铝业向轻量化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表示。
  “重生”的不仅仅是铝产业,滨州努力打造的“双型”城市,指引的是整个城市发展的未来。而在此方面的破题上,滨州也创新性选择了以平台思维敲开科技创新的“壁垒壳”,实现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提升。
  “五院十校N基地”、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是这两年滨州市民口中的热词。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例,它是滨州重点打造的国际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从开工建设到首批企业进驻用时不到一年。“今年是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启航之年,签约进驻的167家机构,已有152家完成装修进驻,正在建设中的二期意向签约率超80%。”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董事、总经理岳晓彤介绍。
  滨州市通过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双核”驱动,形成了集“科技研发、创新孵化、产业育成、服务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生态。超高精细光刻胶、铝基复材、弹性应变传感器、激光选通成像等一批“中科系”国字号科研成果批量转化、落地试产。
  有什么样的人才结构,才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今年1-11月,滨州市引进高端专家115人,其中京津专家32人;引进本科以上大学生11681人,其中硕博士1348人,人才“净流入”结构持续优化。
  滨州的创新动能正加速释放。滨州市科技局局长孙学森介绍,目前,滨州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30%以上。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36%,列全省第1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81.8人,提高幅度列全省第2位;市场主体活跃度达75%。今年1-11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8.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8%,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8.8个、35.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滨州市还突出技术改造,为工业经济“赋智”。实施了“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双千行动,对316个重点技改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1-11月,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7%,列全省第3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7.5%,列全省第1位;地方级税收增长25.9%,列全省第1位,连续5个月保持全省第1位。
  从“工业大市”迈向“工业强市”,滨州让科创站C位,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今年以来,全市共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03家,比上年增长104.73%,申报数量较上年实现倍增;1-11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2.0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