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代艺术高校引入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基于当代艺术高校引入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2022-01-06 大众日报 11版
  □赵学强 林玫伶
  
  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和必要元素,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而公共艺术为高校美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不够完善,在当代艺术介入下,高校美育应与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助力美育教育发展,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框架,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对于艺术方面的综合素养也逐渐重视起来。高校为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也开设了相关艺术教育课程,大力培育学生的美育素养。但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课程框架没有建立完整知识体系,缺乏将艺术教育延伸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高校很多课程都是按照规章制度建立,课程千篇一律、模式相对单一,很多高校教学理念相对落后,课堂艺术教育教学效果不佳,存在问题较多,局限性十分明显。另一方面,教学硬件设施简陋、教师资源短缺,也阻碍美育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引入公共艺术在高校教育
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提升国民基本素质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强盛与建设夯实基础,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年纪,心智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情绪波动大,从而影响生活和学业。
  当前美育教育,是教育领域主流教育内容之一,在当代艺术介入下,公共艺术成为发展美育教育的主要手段。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旨在培养人的审美观念、素质和情感能力。艺术是人思想、情感和灵魂最深处的共情。艺术一直被认为是能净化人心灵的手段,良好的美育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对世界拥有美的鉴赏能力。儒家文化中的“美善合一”观念强调“美”与“善”不可分离,美的基调是善,善又助力美的风气形成。美可以修身养性,可以建立良好社会风气,助推社会发展。公共艺术发挥以美育人价值导向,升华学生对于美与丑、善与恶的辨别能力,健全健康的美育教育体系,帮助学生身心发展。随着当代艺术的不断融入,公共艺术范围逐步扩大,美育教育推广应用也摆脱局限性因素,明确新目标,指明优化发展正确道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建立长效机制
全面推动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并不只是一门课程,更多是为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提升个人艺术修养,转变艺术教育发展格局。建立人才培养模式,以美育德,“外化”学习成果与“内化”审美价值齐头并行,拓宽学生艺术视野和创新思维。高校在设立课堂教学制度时,应立足于艺术教学实际,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与手段,建立社团文化、教学文化与校园艺术展览等相结合的长效培育机制,将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美术馆、博物馆等作为学校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向学生传播艺术最直接的场所,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与美术馆等艺术平台相结合,充分发挥好资源优势,开展艺术展、书法展等相关线下艺术教学教育活动,创新教学方式和思维,打造好校内外合作平台,使艺术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拓展公共艺术育人平台。
提升高校教师资源和配套设施
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优化发展,是当下美育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于学校美育教育发展实际吸纳优秀教师资源,利用优秀教师的美术知识和资深教学经验确定适合本校教育发展课程,优化美术教育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包豪斯”办学理念中就提倡“艺术与实践相结合”,拒绝只在课本上寻找“正确答案”的传统教学,改变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画室,学生可以现场亲身体验使用各种美术工具,鼓励学生发现周围生活美术元素,创作属于自己独创的个性作品,激发学生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习热情,丰富业余生活。
提升校园环境建设水平
打造校园公共艺术软实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水平、文化底蕴与环境的体现。培育学生艺术素养是打造校园公共艺术软实力的灵魂,通过打造校园艺术节、开设艺术讲座、创立艺术社团等形式,将艺术气息融入校园,让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和美术鉴赏水平。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邀请专业教授学者指导学生作品,交流经验,提升学生创作热情、动手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确定好办学理念和目标,注意文化引导,对学校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提炼,形成代表性办学体系,打造高校文教结合标志,增强校园公共艺术软实力。校园环境建设也是学校对外展现的重要内容,将其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点点滴滴中,营造教书育人校园艺术氛围。
  艺术教育是当前教育一项重要工程,在高校艺术教育实践中,应该充分加强师资力量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全面创新公共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感受现代艺术魅力,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发展美育教育道路上,改进当前教育体制机制,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渗透效率,推动美育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打造校园公共艺术软实力。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