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缺席

权威的缺席

2022-01-10 大众日报 08版
  □ 卢昱
  岁末年初,不少网站开始盘点,诸多排行榜纷纷出炉,书籍、影音娱乐等项目的“评分”也引起众网友热议。近日,两部影视剧接连出现超前点评的奇怪现象,大量评分早于原定上线时间井喷,短评甚至呈现一星、五星两极分化的状态。一时间,网络评分机制被网友“拍砖”。
  其实,网络评分由来已久,早在互联网平台建设初期就出现了此类以信用为担保的方式。电影评分网站更是借此机制,将电影市场带入商品“信用”透明阶段。网络口碑成为补齐消费者信息短板的有效方式,观众可以参考网络评分做出观影选择。而对销售方来说,评分的反向参考作用也非常明显,根据网络口碑引导后续营销策略,影院也可据此调整排片流程。在影视行业之外,购物、餐饮、社交等多个平台吸收了评分机制的精髓,各种方式的评分大行其道。
  依照上述逻辑,评分模式看似可以实现多赢,在实际操作中却走了样。随着越来越多用户的加入,以及网络生态的改变和升级,各类评分网站变成了关乎各方商业利益的角斗场。影视综评论区更是其中的“重灾区”,有大量“水军”开启养号打分的“生意”。有人注册或收购账号刷高分或低分,有某些“明星粉丝团”故意刷分,还有一些平台的“铁杆使用者”发起“反水军行动”,虽然网站后台一直在进行“反刷分工作”,但状况依旧恶劣。
  事实上,评分与口碑不能划等号。有的电影,在某些网站上的评分较低,被列入“烂片”行列。可分析后发现,这个“烂”分数只是十多万人打分后的综合结果,而其观影人达数千万。打分的人有多大比例是水军,是否有代表性,均值得商榷。更值得深究的是“水军”们为何可以一呼百应,到底是哪些人在驱使他们,评分机制的板砖应该拍给谁?毫无疑问的是,通过控评而受益的艺人、经纪公司、公关公司,甚至评分平台,构成一条巨大利益链、产业链,围绕利益各自发力,对“水军”现象都难辞其咎。
  当虚假好评和恶意差评越来越多,真实评价反而越来越少,这些曾备受信赖的点评平台,会逐渐失去立足之本。长此以往,观众就失去了参照物。比方说针对豆瓣的质疑,有的网友就无奈地说:“那么哪个平台比豆瓣好呢?不好意思,一个都没有。”
  因此,从根本上说,评分机制之所以让人眼花缭乱,有时乌七八糟,背后的原因在于,评判机构“反刷分工作”的不力难辞其咎。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评判平台被各种力量裹挟,随波逐流中,或多或少丧失了原则。权威性评判机构暂时缺席与失语,就出现了曹操所言的“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乱局。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更有定力、更有权威性的评判机构早日出现,因为只有业界真正权威的出现,才能驱逐各种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