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那些年”也得跳出“那些年”

回到“那些年”也得跳出“那些年”

2022-01-10 大众日报 08版
  □ 泉子
  一档音乐综艺《我们的歌·第3季》在2021年小火了一把。日前播出的一期节目中,被称为“清泉王子”的青年歌手胡夏与香港著名“铁肺”歌星林子祥合唱了一曲特别版的《那些年》,一经播出,就火速攀上热搜。人们直呼,那清澈炙热的倾诉与“藏着一大把旧时光”吟唱碰撞,连接了当下与过往,点亮了泪水的光晕,又是一个“神级舞台”。
  而这样的名场面,在《我们的歌》前后这几季中都不少见。比如第一季中的李克勤、周深组成的“勤深深”组合,两个实力派对唱《月半小夜曲》,唯美深情,被称为“神仙之作”;第二季中的陈小春和GAI的武侠取串烧燃炸,嗨爆了全场;还有薛之谦、锤娜丽莎组合,演绎的《陪你去流浪》,故事感爆棚,在浅吟低唱间吐露了真情,打动了大批观众……在各大评分平台上,《我们的歌》系列的评分都居高不下。许多人留言称,这是继《歌手》之后又一场“零差评的音综”。
  近几年,音乐类的综艺节目并不少。据统计,仅2021年,此类电视、网络节目就有50余种,比如《草莓星球来的人》《谁是宝藏歌手》《黑怕女孩》《说唱听我2》,风格各异、种类众多,但大都无法留住观众,更谈不上引发讨论。即便是上了热搜,也大都是某某歌手闹了乌龙、评委之间唇枪舌剑等等,真正因为好听、让观众“破防”的,少之又少。但《我们的歌》却收获了不一样的效果。没有刻意制造周边的话题,少了各种尬玩的游戏,乐坛的前辈歌手、中坚力量、新生后浪在这方舞台集结,在一种轻松又温暖的氛围中,对经典改编、焕新,在快餐式文化消费的当下,让音乐重新实现“慢流淌”。即便节目也有盲选配对,也有小组赛和团战,但好像大多数观众并不在乎谁是第一。高手之间的切磋,运用的是实力和巧思等“真功夫”,把饭圈看重的所谓“火药味”大大冲淡,在经典与创新融汇交织中,在怀旧与青春的时时碰撞下,“纯享版”音乐,让人们获得了大大的疗愈。
  《我们的歌》系列,并非“个别优秀案例”。2021年末,湖南卫视的《时光音乐会》也掀起了不小的收视热潮。节目提供了另一个样态——一改传统激烈对抗的竞演风格,将音乐现场从演播厅搬到野外草坪,歌手们相互翻唱、演绎各自的代表作,借由音乐分享彼此的时光记忆。“围炉夜话”的音乐形式删繁就简,没有晋级与淘汰的生存机制,看似弱化娱乐性,实则营造出动人心弦、治愈心灵的氛围。与其他节目相比,《时光音乐会》更像一场倾诉心语的聚会,音乐人与好友们的交流、沟通架起一座音乐之桥、记忆之桥……这似乎也激发了人们更深的感慨:一首首时代金曲不仅仅作为歌手的代表作而存在,它同时也见证着千万人某段的生命历程,这或许正是音乐存在的意义。
  做纯正的音乐,或许就是上述两档节目的“流量密码”。很多人说,这才是音乐人该参加的节目、该做的事。不过,冷静思考,他们能够成功,也是靠老歌新唱来表达情怀。不论是变奏、拼接,都令人耳目一新,也足够吸引眼球,但时间长了,倘若仍保持如是操作,很难保证观众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到那时大家还买不买账,就不好说了。而且,“那些年”的怀旧金曲再度翻红,从个另一个角度折射出,“这些年”华语乐坛原创力的缺乏,经典难再现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跳出“那些年”,立足当下创作出一些能够引发广大共鸣的新歌、好歌,对未来的音综创作,对参与节目的广大音乐人,是一个不小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