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助力“人才雁阵”齐飞

多管齐下助力“人才雁阵”齐飞

2022-01-24 大众日报 06版
  □ 本报记者 李振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热词”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这引起了省政协常委、民进山东省委专职副主委王学爱委员的共鸣。她说,目前,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队伍还存在较大缺口,让“人才雁阵”齐飞,应尽快制定重点行业科研人才规划,明确前沿领域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可以探索委托各领域院校分类定向培养,定向培养生与定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双向选择,签订长期合同,由定向单位负担在校期间所需费用,财政配套补贴,为我省重点行业储备科研人才。”
  “强化青年科技人才引育”,政府工作报告这一部署让山东开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伯虎委员眼睛一亮。今年省两会,他带来的提案正是关于青年科研人才培养使用。
  “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发展的希望。他们创意多而资源少,创新更依赖于外界资源的支持。”周伯虎说,我省有青创齐鲁、青鸟计划等众多的青年人才品牌项目,可以充分加以利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与项目的对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以平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电气调试首席技师周勇代表深有同感。在基层调研中,他发现,农村发展高效农业、智能化农业往往苦于没有技术,一些好项目上马后后劲不足。“其实这些技术与工业技术本质一样,只是变换了应用场景。”他建议,给青年创新人才搭建更多平台,引导他们将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广阔天地作为创新舞台施展才干。
  激发人才创造创新活力,离不开薪酬激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好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政策。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肖林代表认为,基础研究周期长、不确定性强,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的引留难度更大,薪酬激励政策要更多地向他们倾斜。“技术改进研究通常与销售情况挂钩,在市场导向的薪酬考核体系下,薪酬会远高于基础研究岗位,要加大薪酬制度改革创新力度,通过阶段性奖励、成果转化奖励、技术股等方式提高基础研究岗位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基础研究。”
  “中小企业能提供的薪酬奖励难以与国有大企业媲美,建立符合企业自身条件的人才激励模式对留人用人、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生物工程研究院院长谷巍代表表示,在中小企业发展,人才最怕看不到未来,要为人才做好长期跟踪服务和培养,在职业规划、上升通道、住房等方面全方位量身定制人才成长规划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