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一颖
广阔的海洋孕育着巨大的固碳能力,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山东海岸线长3345公里、占全国1/6,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海岛589个,沿海资源丰度指数全国第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蓝色碳汇,山东有先天优势。
蓝色碳汇,又称海洋碳汇、蓝碳,属于碳汇的一种,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及海洋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海洋所捕获的碳称之为“蓝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海洋蓝色碳汇行动,探索建立测算评估标准体系。这充分说明,我省已认识到蓝碳这片‘蓝海’的重要性,并计划在此发力、有所突破。”威海正洋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伟代表说,实现蓝碳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是固碳量的精准核算和监测。“目前相关研究、实践和评价仍处于瓶颈期,蓝碳价值鉴定和评价尚未达成普遍共识,评价主观性较强,部分指标无明确市场价值。”
他建议,从全省层面出发,结合我省渔业产业特色,系统开展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近海养殖的蓝碳基础调查,加强海洋生物固碳量、储碳量、碳通量等评估,加速推进“碳周期”研究和应用,建立全省蓝碳综合数据库,明确分类核算、评价、监测、反馈和监督的技术方法和标准。
“在渔业碳汇测算标准制定上,我们山东有先行先试的优势条件和责任担当。”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莫照兰委员说,除了国际“划定”的红树林、海草床与盐沼之外,渔业也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发展蓝碳,海水养殖有很大空间。但目前,渔业碳汇测算标准尚未制定,处于空白阶段。“我省是海水养殖大省,藻类、贝类具有很强的减碳、固碳作用,应积极行动起来。测算标准一旦确定,就能够精准衡量渔业碳汇的价值,可用于碳汇市场交易,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如何制定科学的测算标准?莫照兰建议我省以藻类、贝类为切入点,设立测算标准的研究专项,组织科研团队、集体攻关,形成地方标准,为制定国家标准提供参考。还要重视海洋“种质芯片”,加强海洋种业创新能力,培育固碳能力更强的新品种,加快成果转化速度,为发展蓝碳提供内生动力。
一手立标准,抢抓蓝碳行业话语权;一手强修复,不断拓展蓝碳面积。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最年轻的国土、最完整的河口湿地,作为蓝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强大的固碳能力。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山东省委专职副主委姜明委员建议,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并增强湿地蓝碳功能。要加大对牡蛎礁、碱蓬、柽柳、芦苇等滨海生态产品的保育力度,推进滨海湿地生态修复。要系统量化和预测湿地蓝碳功能,研究湿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提高对湿地蓝碳增汇机制的科学认识以及对其未来碳汇强度的预测能力。
“作为沿海区县,海洋是东港区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优势。”日照市东港区委书记刘祥龙代表说,我们必须保护好海洋生态,积极探索以提升蓝色碳汇增量为导向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谋划推进一批碳汇渔业项目,积极探索碳汇渔业增汇减碳的途径和措施,充分发挥海洋渔业的蓝色碳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