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老虎:慢工缝出“千虎千样”

布老虎:慢工缝出“千虎千样”

2022-02-10 大众日报 03版
  □ 本报记者 姜斌
  本报通讯员 李乐 郭程
  正月初六,很多人还在假期里,黄河岸边的小村子——博兴县湖滨镇鲁刘村里不少人家却已忙碌起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老虎传承人刘清华的家就在这个村的一条小巷里。农历虎年,博兴布老虎热销,刘清华把一些订单的制作分配给了村里的妇女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她带出来的徒弟。
  2月6日,记者走进刘清华的家,南厢房是一个展厅,里面陈列着上百个大小不一、颜色造型各异的布老虎和其他一些十二生肖造型的布艺品。
  布老虎是一种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既可以作为节日礼物送给孩子,又是镇宅祈福的吉祥物。布老虎在博兴有据可考的至少有一百五十年的生存发展历程,受手中材料的制约,主要品种有布老虎玩偶、虎头枕、虎头鞋、虎头帽等。博兴及周边地区的布老虎制作技艺伴随育儿民俗的传承发展而发展。
  “我制作的布老虎有三十多个大种类,都是纯手工制作,可以说是千虎千样,每一个都不完全相同。”指着展柜上千姿百态的布老虎,刘清华向记者介绍,她制作的布老虎,特点主要是造型敦厚,具有粗、短、胖的形体特征,头大体短表现出健壮形态;四足微微外撇,呈扎地生根状,头微昂,从态势上塑造了虎虎生威的精气神和孩子般的天真稚气。色彩外表则多用黑、红、青、黄色棉布作底色,腹用白布,奠定了老虎的基本色调。红黄蓝白黑五色具备,另有桃红、麦绿、茄紫、金线、银片、彩绸等材料作镶拼点缀,满身呈现出祥瑞吉庆之象。“不过老虎的造型再怎么变,虎头上的‘王’字是必不可少的”刘清华说。
  今年67岁出身于工艺世家的刘清华,设计制作布老虎已经有30多年,父亲擅长制作各种工艺品和戏曲服装道具,受长辈的影响,刘清华小时候就喜欢手工。“接触布老虎是我很小的时候,我外婆给我做了一双虎头鞋,那时候孩子都穿这种虎头鞋,我当时就非常喜欢,一直不舍得穿。从那之后我就喜欢上这个布老虎。”养过蚯蚓、种过香菇、做过柳编,刘清华年轻时从事过很多行业,但是一直没有放下过她最心爱的布艺,后来将其慢慢发展成了自己的事业。
  刘清华告诉记者,布老虎的制作工艺包括打样、剪裁、缝合、填充、缠、勒、绣、剪贴等十几道工序,她的家就是布老虎加工制作的作坊。制作了30多年布老虎,最让刘清华自豪的作品,就是2020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上展出的5只布老虎。其中体型最大的一只布老虎,高达2米,长3米有余,需要两个成年男子才能抬得动。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后,这种大型的布老虎在2021年特别受欢迎。全年一共制作了三十余个,其中一个客户就定做了12个,都是2.4米高,3米多长。”刘清华告诉记者,因为是纯手工,制作这样的巨型布老虎特别费时费力,12只巨型布老虎,他们三四个人制作了3个多月才完成,而这样的布老虎每只售价在2万元左右。在刘清华的影响下,她的两个孩子都会做布老虎。从小耳濡目染,如今36岁的女儿刘珂已经完全能掌握制作布老虎的所有工序。除了加工制作,她现在还负责布老虎的对外销售。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刘清华的布老虎已经销往全国,有的还远销国外。
  刘清华说,博兴布老虎是山东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转变,布老虎在造型和用途上有了很大改变,但更应注重布老虎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刘清华说,让传统老手艺焕发新活力,通过组织和带动城乡家庭妇女及老弱病残人员学习布老虎的手工技艺,既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又可以推动这门手艺的传承和发展。虎年里,她希望自己的布老虎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带去幸福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