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姜成娟:种入泥土,扎根基层

作家姜成娟:种入泥土,扎根基层

2022-02-19 大众日报 07版
  □ 本报记者 朱子钰 李梦馨
  近日,长篇报告文学《大罗庄——一个村庄与一个政党的百年长征》《向组织报到——一个新时代青年的信仰之路》(以下简称《大罗庄》《向组织报到》)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文东评价,作者姜成娟的创作已经成为山东文学界一个独特而鲜明的存在,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强烈的家国情怀,让她的创作体现出强烈的思辨性、政论性以及对现实的研判、反思。
  当记者近距离采访这位“在大观园里读马克思”的80后作家时发现,看似“特立独行”的背后,姜成娟将文学变为一种生活方式,用实践与思考,展现了当代青年炽热的情感与精神风貌。《大罗庄》《向组织报到》皆取材于作家的亲身经历,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姜成娟的职业曾是一名记者。
  2014年5月14日,她跟随采访团回到家乡莒县采访战争年代的老党员。当时莒县有1949年以前入党的老党员1052人,他们的平均年龄是86岁。88岁的老党员张维兰,1944年入党,12岁就为党送情报,越过封锁线和日本人设在夏庄镇的据点。结婚生子后,她把情报藏在孩子的襁褓里。当姜成娟问她害不害怕时,老人回答:“要是人人都害怕,那共产主义怎么办呢?”此时,这位省城来的记者面色愕然,她没有想到眼前如此普通的老人,蹒跚在老家的田野里、柴垛边,平静地表达了崇高的想法;还有共产党员王玉璞,散尽家财支持八路军,全家11个人全部入党。而后来儿子被误当作国民党活埋,他的后人外出乞讨。姜成娟找到他们时,他们说:“不后悔入党,就是遗憾为党所做的工作太少了……”
  一次又一次的寻访中,她被老人们的事迹彻底打动,多次泪流满面。
  但这是一个“失语”的群体,作为最基层的共产党员,他们的宝贵,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解读。两个月后,根据这段采访经历,姜成娟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本色》,当年10月发表于《人民文学》,受到了报告文学界的关注。
  “在新闻结束的地方,文学开始。采访训练对我的影响,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重要的信息。”姜成娟告诉记者,采访老党员的日子里,内心深处对家乡深切的爱被激活,被一种全新的东西充盈着。她常常回忆起童年时期,自己为长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爷爷读《大众日报》的场景,跟随爷爷一起开村党支部会议,商量村里事务,听爷爷耐心地为村民解决问题,“我关注家乡,就是从如何为家乡服务的角度出发。”2015年,姜成娟作出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选择——放弃济南的工作,回到了莒县招贤镇大罗庄村,在“本色老党员红色群落展览馆”扎下了根。
  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姜成娟想得很清楚,除了要以基层干部的身份,继承老一辈党员们的事业,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她想以体验主体的身份,把自己栽种到土地里,真正深入生活,为创作储备。
  《大罗庄》和《向组织报到》便是这七年经历、记录、思考而结下的两枚硕果。“两部作品的呈现方式自始至终遵循、坚持真实原则。我拒绝任何的夸大、小说化处理。这里面,虽然也有粗糙之处,但它是诚实的报告。”姜成娟坦言。比如,《大罗庄》讲述了宋寿田、宋维运等大罗庄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事迹,实际上关注的是土地问题,以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不同土地政策为线索,在这个调查过程中,姜成娟作了大量社会学意义上的记录,靠着非常琐碎、详细的数据,支撑着她的观点。《向组织报到》是她本人亲身经历与工作的结合,通过接触身边真实的人物、立足坚实的生活基础,记录了自己是如何由一名爱读《红楼梦》的普通文学青年,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者,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的丰富历程。
  与自己之前的《本色》《发现滨海》等作品比较,姜成娟认为,这两部作品解决了一些理论上的问题。2018年上半年,姜成娟曾在某文学培训机关学习。有一次去图书馆借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她惊讶地发现书里附带的借书卡上只有一次记录,时间是在1989年,而另一本《列宁全集》的借书卡上,则完全是空白。“这意味着,这个文学培训机关,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几乎很少有人去取下这些经典理论书籍阅读。”姜成娟开始忧思,并在创作中寻找答案。理论阅读几乎没有任何捷径,她老老实实去打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点点捧读。实际上,将这些经典理论倾注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对作者有很高的要求。这样写,虽然并不讨巧,但姜成娟还是坚持在这两部作品中探索“理论注入、党史再现、文学表达”的形式。
  毋庸置疑,文学创作者在整个创作当中都要面对一个“灵与肉”的哲思命题。在去“本色老党员红色群落展览馆”之前,姜成娟或许“还有小资的冲动”。如今,她穿着迷彩裤、舍弃了高跟鞋,奔波于乡间小路,与当下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她至今还不会驾驶汽车,尝试过所有从济南到大罗庄村的交通方式,还是只能在炎炎烈日下等车;一直使用一张70厘米的小书桌,资料堆放地上,也已经习惯……“如果要探索建立新时代作家扎根基层的机制体制,我算是一个样本和切片吧!”姜成娟笑言。一路走来即便有困难、孤独、萧索甚至是不解,她依旧乐观面对:“写作带给我的,是开启我回到家乡土地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