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羚企业的成长密码

瞪羚企业的成长密码

2022-04-21 大众日报 04版

  □记者陶相银报道   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内,机械手臂在作业。

  □ 本报记者 陶相银 王佳声
       杨淑栋 贺莹莹
  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像瞪羚一样,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发展态势。目前,山东已累计培育有效期内瞪羚企业1140家,这些在各个细分领域崭露头角的中小企业,正成为引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一股新动力。近日,记者在威海、淄博、德州蹲点采访,讲述瞪羚企业的创新故事。
  “智能+共享”,让客户远程操控生产线
  门卫是机器人、保洁员是机器人,即便是在车间内也只有两三名调试机器的工程师……连董事长姜波在内,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只有42人,但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却被应用在大到飞机小到耳机的诸多领域。“秘密在车间里。”4月18日,姜波带记者参观了他耗时10年、投资5.2亿元打造的宝威新材料智能工厂。
  机器人灵活地绕过障碍物,把物料精准地送上传送带;无数个“纱锭”以同样的速度转动,一根根“丝”被缓缓抽入“织布机”;一个个机械手臂在各自岗位上或搬运或装卸……“从物料进车间,到成品入库,全程不需要人参与。”姜波说。
  在流水线和各台设备上,遍布着不同型号的黑色方块。“它是传感器,实时收集各项数据,再借助5G网络实时传送给处理器。”姜波解释,虽然只有三条生产线,传感器的数量却高达上万个。
  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神经末梢,位于车间2楼的处理器则相当于大脑。姜波说,有了“大脑”的统一指挥调度,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都呈指数级上升。
  人工智能再厉害,也需要人设计和维护。人在哪里?姜波说:“只要他能上网,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我们给他一个IP地址,他就能实时操控生产线。”因此,宝威新材料智能工厂的另一个名字叫共享工厂。
  “共享工厂的本质是远程操控,它的目的绝非只是方便工程师远程办公。”姜波解释,客户要把所需产品的各种参数告诉生产厂家,生产厂家才能“按图索骥”,而这些参数往往是客户的核心商业机密。“有了共享工厂,客户就不需要再担心泄密了。他们可以远程操控我们的生产线,生产厂家对产品的相关参数一概不知。”
  宝威新材料的前身是宝威渔具,2012年更名为宝威新材料,开启转型之路。2021年9月,行业内首个以数字化为基础、以AI智能控制为核心的智能工厂全线达产,宝威新材料一举成为业内翘楚。“比如说,一卷碳纤维预浸布的生产速度,原来是一个多小时,现在缩减到了5分钟。”姜波笃定地说,“国内外没有一家企业可以达到这个速度。”
  “数字化生产的产品,稳定性远远高于同类产品。”姜波举了个例子。某企业生产比赛用箭,如果用一般的碳纤维预浸布,材料厚薄不均,箭的合格率只有30%;用宝威新材料的产品,合格率能升至90%以上。箭能否达标,取决于包裹箭身的碳纤维预浸布。这种箭对材料要求极高,每支箭质量差必须在0.02克以内,弯曲程度不能超过1微米。“大半个米粒的质量是0.02克,一张A4纸的厚度约为70微米,对于这种量级,只有数字化生产才能达到相应的稳定品质。”姜波说。目前,宝威新材料在业内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0%。
做输电线路的“AI医生”
  4月19日,走进位于淄博高新区的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里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监拍装置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我们不仅要为供电设施安上‘千里眼’,更要连接起智慧分析的AI‘大脑’,做输电线路的‘AI医生’。”智洋创新董事长刘国永说。
  在电力行业,传统的人工巡视周期长、效率低,大量隐患不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智洋创新的新技术攻克了这一痛点,其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远程巡视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了输电线路的智能巡视和智能隐患识别。
  刘国永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场景:信息采集终端“千里眼”安装在每级输电杆塔上,利用太阳能和无线传输技术对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实现运行状态全景可视;同时,后台打造智慧线路管理平台的AI“大脑”,将采集的图片及视频信息由系统通过系列算法,及时识别并预警外破隐患、自然灾害和本体缺陷,极大提升了电网运行安全水平。
  数月前,公司收到了一封来自上海客户的表扬信,智洋创新的输电线路智慧监控系统及时发现了临时吊车隐患并报警,避免了1000千伏吴塘线重大外破隐患。
  识别隐患、提前预警,这是智洋创新当初将AI技术引入输电线路巡视领域的初衷,此举不但将智洋创新带上了独特的创业赛道,更推动了企业的鸣锣上市。2021年4月8日,智洋创新成为淄博市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目前,智洋创新的输电通道隐患智能识别算法模型已成功在全国四百余个省市公司上线,每天为数十万台设备的千万级图像提供分析服务。
  历时15年,从两间办公室起步,到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智洋创新靠的是什么?
  智洋创新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发展动力,近几年研发投入率均在10%左右,拥有近300人的研发团队,建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等8个省级创新平台。同时,与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多项重要技术取得突破。截至目前,智洋创新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400余项,16项技术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刘国永说:“我们将不断向新领域拓展,为水利、轨道交通等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让产品实现更多应用场景。”
“机械手”走上国际车企生产线
  4月18日,在大国重器自动化设备(山东)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很少看到工人,30台机械手臂,左右摇头、上下摆动,零散的部件在“机械手”操作下,变成了汽车上的焊接安全支撑架。“比人工焊接安全性提升50%以上,效率同样提升,一小时约等于50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
  说起机械自动化优势和生产能力,企业负责人范克健自豪地说:“目前,汽车生产全流程共264个序,我们的机械手臂在187个序中得到使用,占比超过70%。”
  大国重器位于德州市庆云经济开发区,产品涉及工业机器人、智能机械手臂、自动化生产线等30余类产品,是福特、通用、奔驰、宝马等10家一线车企、50家国内企业整车及零部件生产设备供应商。今年一季度,销售订单同比增长5倍以上。
  说起打开国际市场,范克健至今难掩喜悦。“2017年,我们首次接到德国舒勒集团的订单。”舒勒集团是欧洲自动化设备行业龙头,德国人严谨和苛刻,行业知名,这样一家国际公司,向一个“刚出道”的县级企业抛出“橄榄枝”,是预料之外。据舒勒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关注大国重器五年,在郑州、广州、武汉等多条汽车生产线上,大国重器机械手臂与国外产品“竞赛”,效率、品质不分伯仲,成本却是国外生产线的1/3。
  大国重器每年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8%,且每年保持增长,与高校院所、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专家合作,相继建立科研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5个科研平台。大国重器自主研发了7款工业机器人,32款伺服电机,6款新能源汽车电机,6款RV减速机。其中码垛机器人、高速上下料智能机器人等获得专利105项,国际专利2项,20项软件著作权。
  “2019年10月20日,我们接到了舒勒集团价值1.4亿欧元的合同,为世界20多家工厂提供自动化设备。”范克健记忆颇深。现在,越来越多国际车企生产线上,大国重器的机械手臂成为主力。
  “企业将向科研服务转型,研发设计占50%,生产占20%,30%探索工业机器人租赁。未来3年,计划全省推广1万台工业机器人,按每台代替10个人工计算,可增加10万人劳动力。”对于产业前景,范克健信心满满。
  (□参与采写:通讯员 田常力 宋娜 马俊良 马新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