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学泽
不知不觉,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迎来获批一周年。从空间角度看,一年来,起步区建设从田野上“起步”,从生态修复工程,到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框架渐具雏形。
起步区担负着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示范的重任,是积极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模式而设立的新型战略新区。起步区空间框架的搭建基于战略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为此,我们必须边建设边思考,还有哪几方面的功能没有想到,现在修补、完善还不晚,也就是说,在功能上查漏补缺,是一年后搭建城区框架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
生态是发展的基础,生态保护修复建设要放在第一位。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起步区必须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关系,把大保护作为基础性工作。一年来,起步区推进生态修复建设有力,积极开展生态示范节点提升工程,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新城区位于黄河堤岸两侧,排涝防洪是优先考虑事项,起步区重视对青宁沟、大寺河等河道实施综合治理,并开展齐济河、牧马河清淤工程,增加水网的互联互通,提高排水能力,并做好现有水网生态护岸修复,方向正确,措施有力,但我们仍要居安思危,多想想如果遇到“百年不遇”的大雨等情况,能否做到安全上的万无一失。
起步区定位是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动能是重中之重。起步区要成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这意味着产业发展是起步区的重点,而且要以“四新”产业为主,因此,培育新动能是关键工作。为此,起步区必须强化对新动能的服务功能工程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敏捷高效的交通网以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智慧交通体系。在崔寨组团重点产业项目聚集区,西侧是高端装备制造园区光大照明智慧产业园,东侧是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市政道路为其“量身定做”了“三纵两横一支”的市政路网。但道路设施只是产业发展最基本的需求,企业在发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要聚焦未来企业运行强化办事机构的规划建设,让企业享受到最高效的服务。
起步区是新城区,要充分考虑“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不仅是生态和产业的发展,更要统筹考虑生态、生活等综合功能,突出产城融合。“产城融合”就是人们不但要在这里工作,还要在这里生活,生产生活的舒适性是判断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点。起步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热源厂、水厂、电站、污水处理厂等率先在大桥、崔寨组团铺展开来,未来,起步区还将成为开展全区域、全领域数字化发展的试点示范,这些都为新城区新市民生产生活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起步区建设的成效直接反映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落实成效,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起点建设是题中之义。起步区规划建设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一、二、三产业之间更加匹配,教育、卫生、文化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具备更好的发展基础。作为前所未有的新事业,起步区建设要敢为天下先,以创新思维统筹建设全局。目前已开工的总部经济区污水处理厂、智能制造产业园污水处理厂,采用生态友好、集约用地的全地下双层加盖污水处理厂形式建设,地面之上是景观健身公园,既解决了污水,又考虑了居民生活,这样的建设创新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