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枢纽”如何撬动数字强省新动能

“双枢纽”如何撬动数字强省新动能

2022-06-07 大众日报 09版
  □ 李晔 刘阳荷
  近日,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仪式举办,我省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双枢纽”省份。“双枢纽”的成功落地,为“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打通“枢纽”、不再“借道”
  互联网一直被比喻为信息高速公路。类似我国的实体公路体系分为县道、省道和国道等,互联网的架构通常由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构成,跨城市、跨省份以及跨国数据传输的实现,依靠的正是将城域网连接起来的骨干网,如日常使用的计算机与接入网直接连接,再通过城域网接入骨干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联通互联网、中国移动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等均为我国目前的骨干网,由不同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运营。每条骨干网都需要一个联结点与其他骨干网完成通信任务,这就是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是我国互联网网间互联架构的顶层关键环节,骨干直联点的增设不仅有利于提升直联点所在地的网络运行效率,对全国网络运行体系的优化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正式开通,我国已开通19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我省区位优势明显,是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东临黄海、渤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增设济南和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既可以为国内周边地区提供服务,也有利于国际信息通信枢纽的建设,契合我国和我省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此前,我省基本是靠“借道”北京、郑州骨干直联点实现网间互通,由于“借道”过程中的远距离绕转和链路拥塞等问题,我省网间访问的时延性能指标和网间丢包率性能指标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22位和第30位,与打造数字强省的目标很不匹配。当前我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已超过50%,有丰富的业务应用场景,将产生巨大的数据流量,济南和青岛作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开通,将为我省产业升级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大空间。
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
  互联网骨干网和骨干直联点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在《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将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如5G网络、卫星互联网)、全光网和信息网络演进升级(包括IPv6规模部署、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列为泛在连接的信息通信网络的三个重点,全光网的核心即为通过加速光纤网络的扩容,实现优化骨干网络结构、提升网络带宽和质量等目标。其中,5G网络具备的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等属性,对互联网骨干网的传输速率、传输容量和网络架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骨干直联点的增设以及新型交换中心的推进,均有利于网间互联架构的优化,进而推进5G网络的应用。另外,2019年11月,欧洲网络协调中心宣布全球43亿个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地址的全部分配完毕。我国认为IPv6能够提供更充足的网络地址、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于2017年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提出互联网骨干网、骨干网网间体系需要全面支持IPv6。济南和青岛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开通也将进一步带动我省IPv6的部署。
  于2022年2月正式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推进云网协调和算网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为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与之匹配。前四个算力枢纽可集中于本区域数据处理和应用业务,后四个算力枢纽可将其算力输出,承载对网络时延要求相对低的业务。算力资源和数据资源是数字网络空间的“原动力”,我省在这两方面均有雄厚的基础。济南和青岛作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可以为我省进一步争取打造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数据中心提供网络通信基础,助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建设。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我国目前的战略任务。数据本身是新型生产要素,同时资本、劳动、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呈现方式同样是数据,这就意味着,在算法算力的支持下,可实现全国范围内生产要素的统一优化配置。我省在要素市场化配置上已经有诸多经验。例如,在公共资源的配置上,针对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有山东省人民政府采购中心和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买”和“卖”均实现了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数据产品登记、公共数据有偿交易等领域不断开拓新模式,促成公共数据的市场化配置。济南和青岛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开通,将为数据要素的流动提供更好的网络通信基础。
拉动数字经济发展
  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涉及骨干网网内、网间的重大调整,网络系统、传输系统等众多设施均需同步改造。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将带动数字技术应用业和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这两大类均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骨干网是建立在光传输网络基础之上,属于光通信传输范畴。互联网骨干网依然在互联网的范畴内,其自身的建设涉及数字技术应用业中的电信传输服务以及互联网相关服务。电信传输服务指的是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视频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同时,互联网骨干网的建设也会涉及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另外,搭建光传输网络所需的各种组件属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的数字产品制造业。网络设备涉及路由器、交换机、核心交换机等,这属于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和通信终端设备制造;有线传输介质如光缆,其制造以及光纤制造划分至其他数字产品制造业。因此,互联网骨干网和骨干直联点的建设将直接拉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现代信息网络是信息传递、数据传输的载体。互联网骨干网和骨干直联点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信息网络的构建,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据要素所能反映的经济活动的范围愈发扩大,数据要素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决策依据,这都以数据要素能够顺畅流动、真实安全为前提,而该前提依靠的正是现代信息网络。正是由于现代信息网络的数据传输具有实时性、实地性、可追溯性、真实可靠等特点,才使得在海量数据、算法算力等支持下,以数据要素作为决策依据成为可能,带来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均以互联网为基础,互联网骨干网又是长距离、高性能、低延时传输的实现基础,这种间接效应实际上反映了数字经济的底层根基。
  加快数字山东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危与经济民生。互联网骨干网是现代信息网络架构的核心,骨干直联点是关键枢纽,若出现故障或遭到攻击,损失将不可估量。对搭建互联网骨干网和骨干直联点所需的设备,在保障其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相关领域的技术必须持续积累与创新,部署互联网骨干网的防护设备,运用安全监测平台进行实时防控与及时预警等。
  完善互联网整体部署,缩小数字鸿沟。截至2020年12月,我省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76.9%和55.7%,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数字中国、数字强省、数字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都是提升社会福祉、让全体人民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可借济南和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开通,进一步完善我省互联网的整体部署,以缩小省际间、城乡间、行业间的数字鸿沟,以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作为促成共同富裕的抓手之一。
  加快建设“网、云、端”泛在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互联网骨干网和骨干直联点的建设不仅与上文提到的5G网络、IPv6部署等息息相关,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应用成效同样受益于此。数字基础设施是打造数字强省的底层根基,结合我省在超级计算、软件研发、电子信息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将有效撬动数字产业化的势能。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各行各业的能力,加快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融合与创新。我省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备,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较好成效,产业数字化在全国优势突出。随着济南和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开通,进一步赋能接入泛在连接现代信息网络的行业、企业,使得更多的产业产品受惠于数字化转型,实现提质增效降成本。
  全面打造数字营商环境,助推数字强省建设。2021年,预计我省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3%,规模总量位居全国第三,我省应顺应大势、发挥优势,全力打造一流数字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传统营商环境相比,数字营商环境对数字支撑体系、数据开发利用与安全、数字市场准入、数字市场规则、数字创新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应在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点带面,全面构建和优化数字营商环境,以数字营商环境助推数字强省建设。
(作者单位: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