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活着”的运河

一段“活着”的运河

2022-06-11 大众日报 07版

  台儿庄运河古道航拍图   □孔闯报道

  □ 本报记者 张春宇
  运河悠悠,历经数百年,“千帆竞发,帆樯如林”的漕运盛景早已消失不见。但在山东境内,还有一段依旧“活着”的运河,拥有京杭大运河段最为完整的运河文化遗存,留存着“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运河风貌剪影。这就是台儿庄运河古道。
  这段运河古道是1959年韩庄运河改道时,在台儿庄城内留下的一段长约3公里,形似月牙的古河道,也被称为“月河”。十分完整地保留、还原了明清时期运河两岸的样貌。当年为方便装卸货物而建设的王家码头、骆家码头等古码头,古驳岸上,货工与店主忙忙碌碌;月河街、顺河街等商铺林立的古街道人头攒动……看着河道两岸的景色,这一切仿佛历历在目。2006年5月,京杭大运河山东台儿庄段古运河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凭借3公里古运河河道(月河段)、11座古码头、960米的古驳岸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台儿庄段运河修建自明朝万历年间,因以自然河道泇河为基础开挖改造而来,古时,常以泇河之名代称。明朝初年,黄河水患频发,山东南段运河常因洪水和泥沙淤积而无法行漕。为保护漕运,明代的统治者选择“避黄行运”,迁移运河河道以远离黄河,尽可能减少黄河带来的影响。泇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挖掘的。
  枣庄域内河流水系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在台儿庄地区形成了一道地势低洼的走廊,加之枣庄段水源充足,能够为枯水期的运河补充水量,开挖新河段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但朝廷大臣提出议案没多久,黄河水位便开始下降,又达到了行漕的条件,开挖泇河一事便没了下文。之后此事又被数次提起,但都不了了之。直至明万历二十一年,黄河在汶上再度决口,为疏通运河,在微山湖以东的韩庄开凿了一段长约45里的运河,将彭河与泇河连通,这段运河也成了泇河上游的一段。直至万历三十二年,共计260余里的泇河开凿完成,一一避开了黄河的险要之处。泇河的开凿从提出到落成经历了三十余年,是明朝具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清康熙年间水利专家靳辅如此评价:“明一代治河,莫善于泇河之绩”。
  随着泇河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来自京津、豫皖、苏鲁的商人会聚于此,周边人口也向台儿庄迁居,这座城市也因此走上了兴盛的道路。因为地势的原因,单在台儿庄至韩庄运河道上便有台庄、侯迁、顿庄、丁庙、万年、张庄、德胜、韩庄八座船闸。为了减少船闸的开闭次数,船只必须“组团”过闸,因此也延长了许多船只在此停留的时间。运河两岸的临河店铺为了方便货船装卸,修建了众多码头,不少码头至今仍在古河道两旁,让人们能一窥当年运河两岸的繁华景象。
  除了经济上的发展,台儿庄也孕育出了南北文化交融的“运河文化”,这从当地诸多商号建筑中可见一斑。商业繁荣使晋商、徽商、浙商、粤商、闽商等在台儿庄云集,各地客商依据自己家乡的建筑风格建造房屋,形成了鲁南民居、北方大院、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等南北众多建筑风格共存的场面。
  除了建筑外,运河两岸也传承下来许多民俗。运河船工号子,是运河帆船上号令船工统一劳动步调、提高劳动情绪的专用歌曲,也称“船歌”,是船工们在劳作时的即兴创作,与劳作紧密伴随,其相关器具众多,包括漕运船及船上桅杆、篷布、铁锚、纤绳、定船石等。船上每一道操作工序都有一种号子与之对应,成为了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