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孙金荣考察调研山林文化系统
图:孙金荣考察调研泰山山水林泉茶生态系统
□ 本报记者 刘一颖 朱子钰 王洪涛 在中国,一直有“农为天下之本”的文化传统。无独有偶,英文中“文化”这一单词,是以“耕种”为词根——我们今天的文化,都源自农耕时代。
山东自古就是全国的农业生产重地,今天依然是农业畜牧业大省,农业文化传统深厚,无论是典籍类、遗址类、技术类,还是工程类、景观类、聚落类、物种类,都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遗产。
但山东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相对落后。1920年,金陵大学即建立农业图书研究部,分类集成《中国农史资料》456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北京农学院、华南农学院等研究机构相继成立;1978年后,新的研究机构和平台得到更好发展,如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而我省在相关领域一直基本处于空白。
努力填补这一空白的,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山东农业历史学会秘书长孙金荣。
自20世纪90年代涉足农业文化研究以来,孙金荣对我省农业文化进行了具有基础性、建设性、前瞻性、开拓性的系统性研究:主持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重大项目之卷二《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1911-1945》以及“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开发研究”“《齐民要术》研究”等重大项目。他在国内较早提出了“文化产业只出现在城市,农村没有吗?”这一命题,如今相关研究已成“显学”。作为我省农业文化研究领军人物,孙金荣入选第二届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
与此同时,作为核心成员,孙金荣为我省培育出了一个学科,带出了一个团队:在其主持建设及大力推动下,2014年,山东农业大学在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置农业史二级学科硕士点,迄今已招收7届农业史硕士研究生,2020年申报了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学校承担了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工作,成为我省相关研究与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深耕农业文化领域30年,孙金荣一直努力在做的就是,“摸清丰厚的老家底,把山东农业文化所蕴含的巨大宝藏开掘出来”。
为学术研究找准“靶心” 6月,正值毕业季,山东农业大学又送别一批优秀学子。与别的大学不同,这里的校园种满了一排排果树,长势喜人。碧绿的树叶将炙热的阳光过滤,身穿学士服的学生们正在树荫下拍照留念,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孙金荣带着记者穿梭于热闹的校园。他的步伐很快,手里拎着一个帆布包、穿着运动鞋,一身简朴装扮,就像要随时奔赴田间地头。
他来山农大执教已经有35年。本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硕士、博士攻读的是古代文学,纯文学学科背景的孙金荣,走上农业文化和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这样一条转型之路,源于他在一线教学中的发现。
“20世纪90年代,我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学生们很喜欢。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慢慢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在农业。”孙金荣说,正是这一判断,让他的学术研究找准了“靶心”。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以文学起源为例,在中外文学史的研究中有劳动说、巫术说、模仿说、神示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等不同观点。“通过对农史的研究梳理,我认为文学起源于农事生产劳动。”孙金荣告诉记者。
原始人劳动时,为协调力量,会发出呼声。“这种原始的有节奏的呼声,虽没有歌词,但有节奏、韵律,能表达特定的含义,具备了诗歌的基本要素,也就是诗歌的发端和文学的起源。”他解释。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上古时代黄帝时的《弹歌》是我国现存可知的最早的诗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歌与农事生产活动的直接关系——描述或者说再现了原始人砍伐竹子、加工竹子、制造弹弓的过程,以及用弹弓发射弹丸、获取动物的狩猎过程。”孙金荣举例,奴隶社会后期的农事诗《诗经·豳风·七月》,描述了常年从事田间生产劳动的庶民生活。
先秦时期,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极为相信鬼神之说,所以巫官的地位很高,祭祀活动涉及诸多领域。“宗教祭祀活动是文学的另一个源泉,实际上它也是农事活动的延伸。”孙金荣说。“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相传是远古伊耆氏(神农氏)时代一首古老的农事祭歌。“里面对土、水、虫、草的咒语、祝词,均是为了有个好收成,所以,祭祀的主观动机还是来自原始农业。”
这些从“故纸堆”里淘洗出来的资料,经过孙金荣的梳理分析,成为判定文学起源于农事生产劳动的直接证据。与此相关的深入研究思考,启发孙金荣找到了自己更专注的学术天地。在孙金荣的大力建议与论证下,2012年4月,山农大成立了农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9月,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成立,实现了孙金荣多年的夙愿。他意识到,山农大的应用研究做得很好,如果把农史研究也做好了,将产生巨大补益。
中心成立之初,孙金荣动员了一些老师加入,这些老师很多也是中文背景出身。“一开始,我很犹豫,让中文专业的老师们来研究农史,会不会耽误他们的前程。”但在孙金荣多方面考察与坚持之下,老师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专心进行农业文献、农业科技史、农业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能成立一个平台,凝聚学术力量,要比发表几篇C刊论文、完成几个项目,有意义得多。”孙金荣颇为欣慰。
寻得这一关键点,如同找到一粒优质种子。孙金荣满心欢喜将其播种,悉心栽培,助它破土发芽、枝繁叶茂。
让旧瑰宝“活”过来 研究农史,绕不开农书。农书是农业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记录,系统记载了传统农业技术经验及生产知识,是重要的史料。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百科全书式农书,《齐民要术》的价值不言而喻。“《齐民要术》研究”也自然成为孙金荣农业文化研究的重镇。
“这本书是瑰宝,我永远不敢说把它吃透了。”与《齐民要术》打交道十几年,孙金荣依然不敢自称专家。《齐民要术》的内容涉及生产、生活、文化等广泛领域,虽然历时千年,但祖先们在这片土地上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今天仍发挥着巨大的功用。
前人对于《齐民要术》的研究主要以校注、注释为主。在孙金荣看来,这本著作关于土壤耕作、农作物种植栽培、蔬菜种植的技术思想依旧是“活着”的。不仅如此,它还蕴含了丰厚的哲学、经济思想,文献及史学价值,是极为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为了继承与发扬,孙金荣需要对《齐民要术》的价值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探讨。“我用的都是笨办法。”他说,史料里提出的地名,是山东的多还是河北的多?里面出现的植物,主要长在哪里?通过史料里的蛛丝马迹,去作大量统计、找出线索,然后反复对比分析,综合作出判断。面对浩瀚如烟的古代典籍,要确定一个有效信息,这样的笨办法无疑是最有效的。
“今天的环剥技术,我从来不认为是哪个农业专家发明的。”孙金荣说,它可能在先秦的农业中就已应用。并且《齐民要术》中也记载了其中的技术原理:“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不椎则花而无实;斫则子萎而落也。候大蚕入簇,以杖击其枝间,振去狂花。不打,花繁,不实不成。”“嫁枣”意在破坏韧皮部,阻止地上部养分向下输送,以促进开花和果实生长,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即现在开甲、环剥技术的原理。
“早有研究证明,《齐民要术》中利用环割致树木自行死亡的方法,比西方研究环割要早1100多年。”孙金荣告诉记者,在开荒造田中,环割技术环保、省力,一直延续至今。果树管理中,环割可以保花保果,防裂果、促进花芽形成,以此提高产量和品质,亦可防虫害。现代耕作与栽培技术中,它创造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难以估量的。
古农书除了产业效益外,它的文化传播效果也非常强大。《齐民要术》的研究在日本发展为“贾学”。2018年,韩国釜山大学崔德卿教授出版了韩文版《齐民要术译注》。在欧美等国家,《齐民要术》也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影响深刻。
《齐民要术》在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专厅展出,其文献史料价值、史鉴意义、版本目录学价值、文化传播价值、科技思想价值等得到充分彰显。《齐民要术》在现实生活中也被不断活化与应用,据孙金荣介绍,有日本学者表示,按照《齐民要术》的技术方法试验,无不应验。
面对这样的欢喜,孙金荣一点都不感觉惊讶。实际上,在现代生活中,古人的农业智慧之光依旧闪耀。“我在家里种菜、酿酒、酱醋,都是捧着《齐民要术》看。”他笑着跟记者分享。2020年7月29日,中国齐香酒溯源专家论证会在临淄举行。孙金荣应邀作为专家组组长出席论证会,专家组就淄博中轩酒业依据《齐民要术》酎酒、法酒酿造工艺复古齐香型白酒的课题予以论证,一致通过并确认齐香酒依据《齐民要术》酎酒、法酒成功复制出高度白酒的事实。“现在按照里面的方法酿造这些酒,只要操作得当,几乎没有不成功的。”孙金荣非常自信。
山东是传统农书大省,农书既是对农业历史的积淀,也是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发掘齐鲁农书的当代价值,首要任务就是全面了解它们。对农书的关注,孙金荣没有止步于此。目前,他与团队已经梳理山东省古农书70部,让越来越多的旧瑰宝“活”过来。
给山东农业文化资源“摸家底”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是孙金荣近年来倾注心血最多的领域。“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这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也以此为标准考量全球各地申报对象。
但孙金荣认为,这是针对农业景观与生产系统类农业文化遗产而言,是相对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系广义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在广义上来说,还应包含人工培育的粮蔬林果、人工驯化饲养的役畜食用动物,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设施,传统村落、文化遗址,农业生产生活民俗,农业典籍、农学思想等。”
也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孙金荣带领团队开始了一场耗时10余年的农业文化遗产“摸家底”工作。首先,知道“摸”什么:界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相关标准条件,确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别、研究范畴。再次,全面深入地“摸”:进行科学系统的调查、登记、归类整理工作。最后,评估“摸”的效果:进行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
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如今,汶阳田正散发出扑鼻的麦香,升腾起丰收的喜悦。眼前麦浪滚滚,孙金荣很是感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优质种子,就是汶阳田农业文化遗产活化的例证”。来过汶阳田多少次?孙金荣记不得、数不清。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汶阳田农作系统”,他梳理小麦栽培历史,发掘最早栽培小麦的历史源流;探讨轮作、套种、有机肥、生物防治的传统种植栽培技术的传承发展,研究汶阳田农作系统的大汶口文化元素,还考据李白的东鲁汶阳行迹。2021年5月13日,应中央电视台《美食中国》栏目组邀请,他再度来到汶阳田、龟山脚下,在这片李白曾经耕耘过的沃土,解读李白的《寄东鲁二稚子》,“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山东大地,处处都是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孙金荣回忆起2017年国庆假期,一家三口去即墨丰城镇雄崖所村调研的场景。
雄崖所村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青砖砌垛口,护城河环绕,建有“奉恩”“迎薰”“镇威”等城门,门上均筑城楼。历经战火与时光洗礼的雄崖所村,如今在岁月静好中,迎来络绎不绝的宾客。这其中,也包括对它充满好奇与呵护之心的孙金荣。他走访村中老人、研究村史,努力绘出雄崖所村的风骨。
“你看这张照片里的这块砖墙,有秦、明、民国、现代砖四种。秦代的砖很显眼,颜色青灰、浑厚朴实,明代的砖……”孙金荣找出一张调研时拍摄的照片,由此说起村落保护面临的问题。农业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尤其缺乏整体建筑的保护利用意识。他举例说,有的旧村改造过程中,把传统民居外观改造得不伦不类或是千篇一律,严重破坏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毁掉了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提高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首先要加强生活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人们的保护意识,引导生活其中的人先做、争做保护者。这基于对其文化意蕴的深入挖掘与系统研究,同时加大保护宣传、科学利用。在保护、利用中,增加当地村民的收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传统村落,宛若一座座乡村文化的博物馆,它们千姿百态,呈现着乡村的变迁,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人们从远古时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并将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认知运用到村落的建设当中。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传统村落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在彰显农业的多功能特征、传承民族文化、进行学术研究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梳理聚落类等农业文化遗产,我们农业文化研究者得做,还要做好。”孙金荣已带领团队完成了《山东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开发利用研究》一书的编写,正在出版中。
几十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重心与方法发生过几次变化。从古农书校注和技术史研究向农业史综合研究和农业生态史研究转变;从单纯依托纸质历史文献研究向结合实物的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拓展;从单纯依赖历史文献学研究方法向借鉴多学科研究方法转变;从静止不变的农业遗产资料研究向活体、原生态农业遗产研究和保护转变。据了解,孙金荣团队这番“摸家底”,是第一次在山东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领域进行全面的系统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经济社会价值。
“家底摸好了,就知道哪些宝贝应该保护,该保护的宝贝在哪里,清清楚楚。要不然我们破坏宝贝的时候,都不自知,多可怕。”孙金荣说。20世纪70年代,纯种莱芜黑猪濒临灭绝。我省组织团队进行了7次调查、3次普查,积极开展抢救工作。最终寻得40头纯种莱芜黑猪。“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现在才能在街边店里买到莱芜黑猪肉。能不能吃到莱芜黑猪肉,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保护一个优良的物种来讲,我们有责任(这么做)。”孙金荣说。
唤醒“压箱底”的种子 是谁的意境,谁的想象,让风打了几个旋儿,便把五千年的时光,伫留在一棵棵老枣树上?是谁的构图,谁的手痕,让绿色的云落在了这片土地上,将璀璨的星化为累累的果,缀满这偌大的枣林里?
这片被作家李存葆赞叹为“上苍的艺术”的乐陵古枣林,孙金荣亦是念兹在兹:助力乐陵古枣林复合农业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让蕴藏其中的优质种质释放更大效益。
孙金荣说,在调研中获悉,一斤乐陵鲜枣可以卖至400元,还供不应求。“因为它是明代的贡枣。”他说,这就是文化的增值力,产品文化内涵与产品价格定位密切关联。“目前,作为全球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出产的代表性农产品,因多种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影响,其价格差异显著。”他举例对比,“汶阳田农作系统”出产的优质小麦、黄芽白菜、豆类等,加工出范镇火烧、“泰山三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小麦麦粒价格每斤只有1.1元,面粉每斤1.6至1.7元。而同样作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江西“万年稻作农业”,出产的“万年贡米1512”每斤181.8元。“所以,我们要深入发掘农业文化遗产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品牌化提升产业化价值。”孙金荣总结。
农业文化遗产,就是活化的种子库,生物多样性丰富、生命力强大。孙金荣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就是先人留给后代的“生命传承”,是沉甸甸的“压箱底”。
乐陵古枣林复合农业系统现存树龄千年以上古枣树3800株,800年以上6500株,500年以上12000株。百枣园中既有包括常见品种和各类观赏性品种在内的596个枣子品种,加上新嫁接培育的品种,目前已超过600个品种。“这就是一个超级庞大、生命力旺盛的枣子种子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传统优质品种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孙金荣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做好传统优良品种、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在现实生产中的活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就是“唤醒种子库”。农业文化遗产地是传统优质种质资源、优良品种传承、活化、可持续的重要依托地,是活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种质资源、优良品种世世代代长在这片土地上,而不是依赖种子库,长留并永续在人们记忆里。
一颗红彤彤的苹果,从果皮红到果肉再红到果核,这是山农大教授陈学森团队培育的红肉苹果。“陈老师这一品种培育关键来自新疆野苹果林,那是一片令人心醉的原生态苹果林。”孙金荣讲起了陈学森培育苹果的故事。
2005年8月,陈学森带领团队对伊犁野果林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地考察。“新疆野苹果林不仅遗传多样性丰富,而且具有栽培苹果的典型特征。”在这个过程中,陈学森留意到新疆野苹果中的红肉苹果,其类黄酮和有机酸含量明显高于栽培品种,香味独特。这让陈学森眼前一亮。“我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均占世界的50%以上,年总产值达2100亿元,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市场上苹果特色品种严重不足,其中高类黄酮(红肉与红皮)苹果尤为缺乏。红肉中的类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保肝等功能,但市场上几乎没有好吃的红肉苹果。”
陈学森团队通过明确新疆野苹果是世界栽培苹果的祖先种,利用新疆红肉苹果与“红富士”杂交群体揭示苹果高类黄酮形成的分子机制,创制出高类黄酮苹果优异种质CSR6R6。他们又用CSR6R6与“嘎啦”“富士”等苹果品种杂交,育成“幸红”“福红”“美红”“满红”4个红肉苹果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果皮红亮,果肉从微红到全红,吃起来酸甜适口。不仅填补了我国红肉苹果品种的空白,还具有鲜食品质优良、类黄酮含量高、易着色、免套袋等特点。
“这就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种子库,我们用心调研、专心实验,充分释放了种子资源的强大力量,培育出了优良品种。”孙金荣说,不要单纯地追求种子数量,而是要好好研究种子,加之我们现代研究技术,推出外观好、口感好、营养好、卖价好的优良品种。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有这样的评价,我们把一个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通过科学的办法找出它的现代价值。农业文化遗产认定以后,对于地方上提高文化自信心非常重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对于地方知名度的提升、名特优产品的发展以及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来发展旅游,将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