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新蕾 徐佳 报道
本报济南7月22日讯 今年上半年,全省金融业发展经历了平稳开局、短暂回落、筑底反弹的调整过程,主要金融指标增速加快,好于全国、好于预期。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和存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贷款增量基本追平去年同期,达到历史次高水平,金融为稳定全省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融资总量看,6月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余额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47%,高于全国2.6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4935.63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2090.63亿元。从直接融资看,6月末,全省直接融资余额25393.57亿元,同比增长17.74%;上半年,我省新增上市公司10家,过会待发行公司19家,其中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4家。
“在服务全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金融业自身也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上半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641.1亿元,同比增长5.41%,占GDP的比重为6.33%,比去年年末提高了0.43个百分点。”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坤道说。
金融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大。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刘振海介绍,货币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制造业等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贷款快速增长,6月末余额为44786.7亿元,同比增长15.6%;上半年增加4800.2亿元,同比多增1017.7亿元,占企业贷款增量的76.3%。非国有企业贷款增量达历史同期次高水平,6月末余额27476.3亿元,同比增长5.1%。制造业贷款增速持续回升,6月末余额为15942.4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已连续13个月回升;上半年增加1288.3亿元,为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小微企业信贷持续增量扩面。山东银保监局一级巡视员艾建华介绍,截至6月末,山东银保监局辖区(不含青岛)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7045.94亿元,同比多增180.27亿元,增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为经济恢复和保市场主体提供稳定资金支持。信贷资金更多向小微企业倾斜,辖区国标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120.82亿元;增速18.2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89个百分点。
企业上市延续良好势头。山东证监局副局长张兆兵介绍,上半年,山东证监局辖区(不含青岛)有8家企业首发上市,20家公司进入辅导备案程序,13家公司通过发审委或上市委审核。从结构上看,新增上市公司科技含量高,属于新兴产业的6家。从后备资源看,辖区拟上市公司合计123家,其中过会待发或待注册15家,另外还有26家企业正在审核,82家企业正在辅导。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企稳向好。截至6月底,辖区(不含青岛)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19家,总市值2.86万亿元。
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我省金融机构出台多项举措,强化受疫情影响行业和企业政策支持,全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为6.97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业务1856亿元。
“努力提升特殊时期金融支撑保障效能,优化金融供给,对受疫情影响的交通运输、服务业等行业、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持,稳定市场预期。”李坤道介绍,1-6月,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贷款分别增加524.1亿元、1019.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8%、19.08%,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99个百分点、6.79个百分点,有力支持了这些行业较快增长。
此外,我省持续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6月份,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利率下行至4.28%,同比下降41个基点,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94%,创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