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集成创新服务现代化强省建设

济南大学集成创新服务现代化强省建设

2022-08-04 大众日报 14版
  □通讯员 刘珂珂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要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山东省’十强产业’,围绕先进材料、绿色化工、水安全保障、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金融等新兴产业领域,把学校学科优势特色和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助力山东省‘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贡献‘济大智慧’和‘济大力量’,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济南大学党委和行政凝聚的共识——全面服务山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
  炎炎夏日,正值暑期。济南大学高水平学科建设暨博士点培育建设推进会正在召开。这次会议是该校领导班子调整后首次召开的,由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充分体现出该校党委抓学科、强学科、冲一流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济南大学作为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紧紧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定位,发扬“严真细实快”作风,攻坚克难、勇担责任,积极服务融入“三个走在前”,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集成创新最具可行性、可达性,济南大学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改革体制机制,集聚优势资源,全面服务山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
  该校通过集成创新服务科技自立自强。该校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集中学校材料、信息科学等领域优势资源,攻关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前沿技术,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瞄准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要求,建设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同高水平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充分运用企业、科研院所的高、精、尖实验设备等优质资源,凝聚学校各学科高水平人才,组建高水平团队,合作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
  通过集成创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该学校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现代金融服务等“十强”现代优势产业,融入用好“链长制”,同区域政府合作,推动有关新产业增量崛起。加快数字赋能,充分利用济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泉城实验室等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创新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同浪潮集团等企业合作,全面融入服务“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工程。
  通过集成创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省委明确要求,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高度重视水安全,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该校在重大水利工程和水环境保护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在盐碱地综合利用、黄河隧道工程施工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下一步,将精准服务我省盐碱地治理恢复,助力构建“盐碱地+产业链”生态,通过生物技术、盐碱地工程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保护、开发潜在的土地资源。要加强水资源利用,结合我省淡水资源不足、利用率不高现状,通过该校现有的中水净化技术,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中水资源在建筑施工、农业生产、城市绿化、景观用水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水资源高效利用积极贡献力量。
  通过集成创新服务产业升级。该校利用化学化工学科优势,加大化工产业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传统化工转型。促进高端装备创新发展,集合机械、自动化、工业设计等学科力量,突破工程机械、动力机械领域关键技术。积极服务培育智慧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汇聚工业设计、自动化、水利、生物、化学、材料等学科力量,尽快打造完成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形成示范效用并实施推广。积极建立碳汇产业技术研究院,特别是利用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化产业学院平台,在碳排放、碳交易标准制定中抢占先机。瞄准“双碳”目标,发挥该校在潍坊、枣庄科技创新智造中心作用,构建前端应用、中端技术、末端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二氧化碳收集、运输、储存和利用的新突破,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