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团用脚步丈量大地,与城市深度对话

一群人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2024-01-23 大众日报 17版
  □ 本报记者 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 孙立伟 綦丽洁
  在一次假期社会实践中,日照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刘祥波在养殖基地调研时发现,在养殖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水质问题凸显: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化学污染……“以藻治水”的想法,在他心里油然而生。
  于是,一支由日照职业技术学院18名学子组建的年轻团队,在海洋技术系老师赵璐的带领下,开始了微藻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千余份样品分析,他们建立了全面的藻种库,创新微藻调水方法,运用生物固定法将多余的二氧化碳转为微藻有机物与氧气,研发的固碳微藻光合反应器较传统反应器固碳效率提高80%,被国家一级科技创新机构认定为具有新颖性。
  日照海多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使用该产品后,成功解决了传统养殖过程中的费时、耗人力和低效率等问题,实现二氧化碳捕获效率提升20%,藻类产量增加15%,运行和维护成本减少10%。
  用脚步丈量脚下的土地,与城市深度对话共成长。这样鲜活生动的故事,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中并不鲜见。
  2023年5月,在第十八届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获省赛最高荣誉“挑战杯”,“高耐候强疏水墙绘环保涂料的设计与应用”项目获特等奖。
  这样一个项目的诞生,起因于该校学生在日照的一次社会实践。“2022年暑期,我们在莒县孙家村参与墙绘,同学们的手因长期接触涂料变得红肿发痒。”项目负责人、2021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袁守强介绍,发现这一问题后,团队成员在指导教师张爽的带领下,历时10个月,研发了一款耐候性强、疏水性好、环保性高的水性涂料,解决了现有墙绘涂料存在的问题。
  把社会实践项目做成竞赛项目并非偶然。多年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团队,经常性地开展具有引领性、前瞻性、服务性、志愿性的实践活动。其中,连续多年开展理论传播、政策解读、价值弘扬、文化涵育、移风易俗、应用对策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400余名师生注册成为志愿者,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入选山东省首批1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分队。
  “我们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特色和社区实际需求,深入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不断拓展校地合作新形式,持续深化实践育人工作项目,通过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面、覆盖面、受众面,达到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的目的。”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张娟老师介绍。截至目前,该校已有292个团支部参与结对,参与社区实践日常报到的学生达1.5万人次。
  现如今,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践团的脚步更是走出了日照。
  2023年暑假期间,日照职业技术学院8名学生不远万里赴新疆麦盖提县,开展为期14天的民族团结理论政策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通话推广等支教活动。“我第一次拥有老师这个称呼,感到无比自豪,为孩子们上的机械八音盒科学小实验课,深切感受到孩子们对探索科学的热爱和渴望。”团队成员、2022级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的王庆坤表示。
  这支学生实践团能够从日照走出去,是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思政实践融入社会“大课堂”的缩影。
  近年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强化顶层设计、整体部署,全过程把关定向、节点提示,围绕“需求怎么对接、项目怎么设计、过程怎么保障、成果怎么评价”等问题,自上而下地推动实践团的项目有序开展。在思政实践中,学校将大学生社区实践工作与社区青春行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紧密结合,校地双方共建实践项目、共享实践成果。学校还强化激励保障,累计投入50余万元,持续优化大学生实践场景体验,并将实践情况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在实践结果应用上推动校内校外相衔接。
  “我们紧盯群众关心、青年能为的领域,围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等方面,以项目化推进实践活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邵长胜表示,未来,学校还将不断探索“系部+社区”模式,构建“供需对接—项目实施—评价总结—品牌凝练”的全链条工作体系,发动大学生按照日常课余时间常态化报到、寒暑假期集中式报到、重大活动阶段性报到等方式,与社区共建结对、提供服务,不断丰富实践活动类型,让更多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