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有干头!

2024,有干头!

2024-01-25 大众日报 03版

  □ 本报评论员
  1月23日,山东省两会住地,会场内的代表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会场之外,媒体记者走上街头,随机采访群众新一年的愿望。
  有小朋友说,希望中午能在学校睡个好觉;有快递小哥说,希望客户能多一些宽容理解;有职校生说,希望今年工学交替、多些实训机会;有导游说,今年争取带够50个团;还有一位来自河南的游客说,希望刚刚全线贯通的济郑高铁,再多增加一些车次……一个个朴实的愿望、真实的表达,代表着一个个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山东未来发展的憧憬。
  人民盼的,就是政府要干的。承载满满的希冀,2024年的山东,有干头!
(一)
  政府工作报告里,有2023年的成绩单,更有2024年的路线图。
  2024年,山东要实现什么目标?
  打开报告,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清晰可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细数一个个预期目标,既体现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又利于引导预期、提振信心。
  2024年,山东具体要干什么?
  报告聚焦塑强高质量发展“十个新优势”,从抓实抓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改革、降碳减污扩绿、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等十二个方面,部署新一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走在前、开新局”的主攻方向。
  捧读这份沉甸甸的报告,企业的“奔头”,群众的“盼头”,一一有安排、有部署,给人以希望,予人以力量,让2024年的山东,更加“有干头”“有看头”。
  有干头,在于工作部署里的战略考量。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新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00家、绿色工业园区20家;实施23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深入实施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沿海港口吞吐量力争突破20亿吨……打开报告,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山东一系列战略性部署进一步落细落实。
  有干头,在于项目安排里的发展空间。
  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新培育5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0家“产业大脑”,打造典型应用场景100个……打开报告,着眼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山东干事创业的空间更加开阔。
  有干头,在于施政导向里的民生关切。
  实施“社区微业”行动,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0万个;新增一批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和寄宿制学校,乡村中小学强校扩优覆盖率达到60%;稳妥推进160个老旧片区综合更新,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56万户……通读报告,厚重的民生情怀一以贯之,对民生短板的高度关切跃然纸上。
  未来有奔头,当下就有干头。可以说,打开报告,每一个数字背后都藏着一个机遇,每一个项目背后都藏着一种潜能。把蕴藏的机遇识别出来、潜能激发出来、政策利好利用起来,就是高质量发展“硬道理”的山东干法。
(二)
  干头与奔头,如何拓展?
  所谓强省之道,惟在实干。实干本身就是创造一种积极向上氛围,营造一种良好心理预期。
  要干,就得奔着问题干。
  差距就是潜力,短板就是后劲,波浪和曲折恰恰孕育着希望和机遇。
  比如,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反过来看就给科技创新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课题;那些民生的短板,换一个角度就成了有潜能的消费、有效益的投资,等等。
  从报告中不难看出,山东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扩大优质供给、有效需求还需精准发力,科技创新引领还不够强,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还有差距……敢于直面问题,本身就展现出一种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决心与勇气。问题解决了,沟坎跨过了,迎接山东的,就是一片崭新的蓝天。
  要干,就得把握规律干。
  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尊重经济规律、把握发展大势、争取未来竞争主动的战略选择。
  报告强调要“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以数字变革新赛道引领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高水平建设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这一系列向新向绿的具体部署与安排,更加重视激活创新要素的动力活力,更加重视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展望未来,只有以“硬道理”的清醒认知,自觉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新的形势要求,塑造新的优势,才能确保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要干,就得统筹兼顾干。
  细数报告中的十二个“抓实抓好”,无论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还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无论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还是重点领域改革,等等,每一项都是耦合性强、牵扯面广的系统工程,任务怎么推进、怎么评估,抓什么、怎么抓,矛盾怎么应对、活力如何激发,这些具体的问题,都需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
  可以说,坚持统筹兼顾方法论,把系统观念、系统方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既是应对“波浪”“曲折”的基本态度,也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必然要求。
(三)
  呵护每一个小小的“干头”,就是呵护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和未来。
  推动一个地区的发展,最不容小觑的,就是人的因素。如果说,2024年山东的“干头”,最终要靠我们每一个人来完成,那么为这些“干头”提供好的空气、水、土壤,就显得十分必要。
  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往往由一个个具体细节构成。新的时代条件下,人们干事创业,对政务服务、政策机制的颗粒度要求更细,对文化环境、舆论氛围的包容度要求更高,对制度供给、资源投向的现实贴合度要求更紧密。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了这些细节,也就找到了如何激发干劲的答案。
  如何让企业更有干头?
  就是呵护创新创业的热情,鼓励大胆试、大胆闯的企业家精神,优化民营经济服务机制,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广大企业有“干”的资源和能力。
  比如,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上出实招、求实效。比如,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涉企政策征求相关利益主体意见机制,优化融资环境,加大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比如,推动修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畅通“面对面会商”“省长直通车”等渠道,发挥好“鲁力办”督查落实平台作用,真正做到“接诉即办”。
  如何让普通人更有干头?
  就是保护普通人的渴望和努力,呵护千万人“养家糊口”的朴素愿望和诉求,全力稳就业促增收,让大家“干”得有尊严、更体面。比如,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建设,支持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稳岗扩岗,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措施。比如,实施“社区微业”行动,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探索重点行业领域招录退役军人“直通车”模式。比如,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探索多层次多领域促进共同富裕有效路径。
(四)
  细壤相堆,成就不朽丰碑;涓滴入海,汇聚时代洪流。
  你我也许领域不同、事业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立足自身岗位,实实在在把事情做好。正是每一个人的所念所盼,才汇聚成宏大的强省愿景,正是每一个人的努力奔跑,才塑造了今天山东的样子。
  这是一种活力和源泉,也是一种相信的力量,对于今天乃至未来的山东,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