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型如何行稳致远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代表委员热议——

绿色低碳转型如何行稳致远

2024-03-09 大众日报 01版

  □ 本报记者 陈晓婉 王建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住鲁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PM2.5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八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远低于全省平均值……这是2023年威海交出的生态答卷。在做到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全省最优、全国领先的同时,威海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量质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2.7%、工业投资增速29.3%,均排在全省第1位。
  生态环境问题,考验历史的眼光,亦见证发展的韧性。生态环境在持续改善的基础上,如何往深处走?“报告提出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威海市市长孔凡萍代表介绍,“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的良好生态是威海的最大优势,下一步将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做好生态资源转化文章,聚力突破精致农业、绿色制造、休闲旅游,打造质效更高的绿色种植基地、蓝色生态粮仓,建设更多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打响“千里山海,自在威海”的休闲旅游品牌,加快生态“高颜值”转化为发展“高质量”。
  除了陆地上的山东,海上山东也拥有广阔发展空间。3500多公里绵长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是山东引以为傲的战略资源。对蓝色国土的保护与开发,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秦松委员认为:“优美、健康、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保障。”
  以烟台长岛为例,通过持续加强优质生态资源保护,深入挖掘海洋新型碳汇潜力,预计到2035年,长岛陆海统筹固碳增汇能力将达到13.11万吨。“去年,山东省政府批复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长岛海洋碳汇提升工程与‘蓝色粮仓’建设互促共进,‘蓝色粮仓’建设既可实现增汇,又可提高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养护渔业资源,实现固碳增汇与经济发展协同增效。”秦松介绍。
  围绕报告提出的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秦松建议山东抢抓机遇,依托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长岛“零碳海岛”和“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建设,充分挖掘并实现海岸带生态系统价值,构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格局。
  山东经济总量排名靠前,但能耗、排放也靠前。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既是眼前紧迫的任务,也是面临的重大挑战。“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坚定了我们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的信心。”金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代表表示。
  传统的玻璃制造业是“两高”行业的典型代表,作为一家老牌玻璃制造企业,金晶集团近年来聚焦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生物三大赛道,集中资源持续投入,实现了由传统的玻璃生产制造向以太阳能新材料、建筑节能新材料以及交通家电等领域的工业品新材料、生物基产品及原料为主要方向的转身。2022年,金晶集团生产出的TCO导电膜玻璃,是钙钛矿电池基板的核心辅材,突破了中国太阳能薄膜电池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这为关联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我们将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不断发掘绿色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王刚说。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节能降碳技术是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报告提出,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中国石化副总工程师兼齐鲁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韩峰代表对此非常关注。
  在齐鲁石化,国内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正平稳运行,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万吨。齐鲁石化还在加快推进总投资220多亿元的鲁油鲁炼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应用新技术实现减污减碳,通过使用新工艺生产高端碳材料,实现固碳减碳,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含绿量’。”韩峰表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报告提出的一系列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体现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坚定决心和鲜明导向,为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明确了路径。”德州市市长朱开国代表说。
  近年来,德州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深入推进风、光、储、地热等综合开发利用,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截至目前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36.4%。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入选。
  朱开国介绍,德州将加力推动产业结构向“新”而行,同时加力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转变,推进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资源开发,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力建设好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达峰试点,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2023年,山东能源电力发展实现了电网建设投资创新高、全网用电负荷创新高、全省风光发电量创新高三个“创新高”。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董事长王志伟代表认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山东要在供给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等内容,具有极强的方向性、指导性。”王志伟表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将积极对接山东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高标准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大力推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智慧配电网,满足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等新业态发展需求。
(本报北京3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