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成果涌现,激发地方金融活力

改革创新成果涌现,激发地方金融活力

2024-03-13 大众日报 13版

  山东农担客户经理为济南起步区剑桥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王加生办理“农耕贷”。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近日,山东省委金融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金融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全省金融系统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金改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平台优势,扎实稳妥推进区域金融改革试点,不断加强制度创新、政策集成、辐射带动,推动更多试点经验和创新成果落地山东。
金融改革试点亮点涌现
  截至2023年末,济南市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747亿元,科创企业有贷户数占比41%,认定科技支行10家、科技金融事业部3家、科技金融特色机构9家……先行先试,探路领跑。作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田”,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科创+金融+产业”融合模式逐步走深。济南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冯毅介绍,将持续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等专营(特色)机构,扩大专属信贷产品数量和覆盖面,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
  在临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也成效突出。截至2023年末,临沂市涉农贷款余额3933.3亿元,同比增长13.8%;新增贷款中涉农贷款占比为62.1%,高于试验区批复前27.5个百分点。试验区典型工作案例在全国转发,多项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
  碳积分可免费乘公交,碳账户可贷款……威海上线运行了全国首个基于清算平台的地方碳账户体系“威海市个人碳账户”,这也是中国银联全国范围内首个碳账户试点项目,实现了社会公众衣、食、住、行等日常低碳场景全覆盖。当前,威海正扎实推动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申建,按照“边申报创建、边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努力实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发展
  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也是“企业聚集、服务聚集、资本聚集、资源聚集”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齐鲁股交”)作为山东2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之一,在2023年6月入选了中国证监会“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首批备案名单,于2023年9月正式开板。截至2023年12月底,齐鲁股交累计挂牌企业6232家,帮助企业实现各类融资1291.87亿元;累计“专精特新”挂牌企业1030家,实现各类融资累计26.9亿元。
  “聚焦服务‘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齐鲁股交发布了《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展专项服务清单》,推出10项惠企措施;推出‘专精特新贷’,为近百家企业授信。”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胜进介绍,齐鲁股交在行业内率先搭建起以“六大服务载体、七大专属服务工具、八大重点服务产品”为主体内容的综合服务体系,率先与全国股转公司建立“四转三”(四板转三板)对接机制,为创新型企业进入公开市场贯通了快车道。2023年,齐鲁股交新培育出创新型中小企业476家、专精特新企业39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瞪羚企业73家,助力5家专精特新企业转至新三板。
政府性融资担保打通融资“堵点”
  政府性融资担保发挥了系紧银企纽带、活跃地方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的重要作用。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农担”)、山东省投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融担”)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安民表示,山东农担和山东融担作为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的延伸,设立初衷是为“三农”小微主体增信、为银行分险、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据介绍,山东农担通过强化政银担合作,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标准抵押物的“痛点”,又进一步打通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堵点”,让农民既有钱干、又有钱赚。截至2023年末,山东农担累计为全省“三农”领域提供担保贷款1705.3亿元,扶持了全省27.7万余户农业经营主体,是全国唯一累保破1500亿元的省级农担公司,新增、在保、累保等多项主要经营指标稳居全国首位,项目累计代偿率仅为0.35%,远低于全国1.3%的平均水平。山东融担已建立覆盖全省16市59家成员单位、总注册资本金超300亿元的全省政府性担保体系,实现新增再担保业务规模1065.37亿元、在保业务规模1434.13亿元、累保业务规模2726.90亿元,在保业务规模位居全国第3,累计代偿率0.36%,远低于全国1.52%的平均水平。
  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珂说,我省持续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努力降低担保费率,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充分合作,提高了银行支农支小的积极性,有效缓解了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