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为新市民子女圆梦
济南大学有支志愿服务队——

用艺术为新市民子女圆梦

2024-06-06 大众日报 09版
  □ 本报通讯员 刘珂珂 宋莉璐
  近日,济南大学音乐学院收到了当年参加“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的小梁发来的喜报,他已经去欧洲攻读硕士学位了。2013年,小梁参加了济南大学举办的“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从此打开了艺术之门,积极学习音乐等相关知识,后来考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回想起来,‘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不仅让我们这些新市民的子女得到艺术的熏陶,也让音乐的种子扎根在我的心中,一直引领我追寻梦想,让音乐成为我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梁说。
  济南大学“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志愿服务始于2012年,是共青团济南市委和济南大学团委共同发起和举办的文化公益服务类项目,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面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开展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十分注重新市民子女的教育融合,通过设置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不断优化教育融入场域。比如,面向孩子们开设的舞蹈包括基本功练习与小剧目排演,音乐包括基本乐理知识讲解、声乐教学、器乐知识讲解、器乐指导等,美术则包括剪纸、折纸、刮画、简笔画、彩笔画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丰富了新市民子女的暑假生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融入艺术、茁壮成长。
  济南大学校长刘宗明介绍:“济南大学‘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志愿服务开展12年来,已服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780余人次,大学生志愿者累计360余人,开设课程累计436节。”
  “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志愿服务为引领,通过专业化的课程志愿服务,引导孩子们融入艺术、喜欢艺术,让“新市民”子女的笑容更加灿烂。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们本着“不务多,但求懂”的原则,力求课程专业化、规范化、精品化。济南大学相关部门对参与授课的志愿者加强规范化教学督导,监督授课进程,并对其实际授课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保证并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水平。
  在2023年“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上,小赵的变化就给志愿者刘锡钰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赵性格比较内向,缺乏自信,团体活动时总是站在边上,不敢融入队伍当中。在加入刘锡钰指导的竖笛小组后,小赵在刘锡钰的耐心指导下认真学习,逐渐从竖笛的学习中找到自信,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起来,在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结束的汇报演出中积极上台并展示《欢乐颂》,在自我介绍中小赵自信地说:“我的兴趣爱好是吹竖笛!”
  “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是一场大学生志愿者与“新市民”子女在成长道路上的“双向奔赴”。该活动的志愿者们由济南大学音乐学院的优秀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组成,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服务新市民子女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
  2014年的志愿者刘凯,现在创办了一家艺术培训机构,他说:“‘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的志愿服务经历为自己的青春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在志愿服务的授课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获得了成长,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在后来创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2年的志愿者赵浩宏,通过选调生选拔,现在肥城市基层工作。赵浩宏说:“‘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给予了我更多的社会视野和经验,面对孩子们一双双对音乐知识渴望的眼神以及纯真的笑容,让我以更加坚定和担当的态度,用我的青春和汗水为社会贡献力量。”
  “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已成为助推“新市民”子女融入城市融入艺术的亮丽名片。自项目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尤其是得到参与孩子、家长的一致好评。每年学生报名人数以及志愿者参与者人数都在增加,有的学生连续几年都来参加,有的拉着自己的好朋友组团参加。项目于2015年获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银奖,2018年获评济南市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成功入围第一届山东省志愿服务示范项目,2020年5月获评“济南市出彩型青年志愿服务集体(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目前,该课堂已成为团市委在济南市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开设的重点服务项目之一。
  通过“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志愿服务活动,济南大学音乐学院的团队成员们将在校所学用于教学实践,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同时收获着分享知识的喜悦与成就,大家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勉励自己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更好更快地帮助新市民子女融入城市、实现梦想。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济南大学充分发挥‘五育并举’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济南大学党委书记刘春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