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齐 静
本报通讯员 范洪艳
近日,一辆辆满载着山东理工大学师生的“就业大巴”,开进了位于江苏张家港的江苏沙钢集团。这是山东理工大学“就业大巴”首次开到省外,目的是拓展和加强与省外就业发达地区的互动联系,精准带动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针对每个学院不同情况,临沂大学深入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除了由校领导带队外出“访企拓岗”,还要求学院班子成员负责10家单位,精准对接单位岗位需求,目前学校已拓展258家单位,开辟岗位3126个……
今年以来,山东各高校不断强化主体责任,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党委常委会重要议题等研究推进,既坚持“引进来”又做到“走出去”,一方面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主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开展招聘活动,特别是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一方面大力开拓企业岗位资源,通过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等,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信息。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打开思路、多措并举。”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靖说,以往是企业来学校宣讲,现在学校集中有就业意向的学生,直抵用人单位和招聘现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山东理工大学“就业大巴”开通以来,吸引超过4000名师生参与,达成就业意向800余人。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除了要挖潜扩大就业岗位资源,还要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与素养。为此,山东创新提出在高校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通过将地方就业创业服务资源,链接、导入到高校,增强高校资源聚合、配置能力,更好帮助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这场讲座让我对目前的就业市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激发了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进一步思考”“对于大三学生来说,这次讲座让我们了解如何在求职中建立自己的优势,如何更合理地规划求职之路”……日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一场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为主题的讲座给同学们带来诸多思考。“围绕就业能力培养与职业发展规划,中心已经举办了好几场活动,我都参加了,想为找工作做好准备。”2021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周婷玥说。
在高校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是山东增强高校就业资源聚集,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举措之一。目前,全省有22所院校入选试点名单。根据不同年级及个性化需求,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设置了职业体验区、技能提升区、创业孵化区、综合服务大厅等四个功能区,为学生就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精准化、一站式服务。
接下来,山东还将开展2024年规范劳动用工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清查辖区内各类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单位及用人单位招用工情况为重点,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集中排查化解劳动关系风险隐患,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引导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为青年营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