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学术至上办学理念 释放人才集聚“磁场效应”

坚守学术至上办学理念 释放人才集聚“磁场效应”

——山东农业大学推动重大科技成果攻坚纪实
2024-07-04 大众日报 10版

  □ 本报通讯员 王 静
  本 报 记 者 王桂利
  5月22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山东农业大学李传友教授团队在植物再生领域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成功发现细胞受伤而产生的再生因子REF1,是引发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的原初受伤信号分子。这一发现在植物转基因、基因编辑领域有巨大应用价值,为生物育种过程中解决作物遗传转化效率低、基因型依赖严重等瓶颈问题提供了便捷普适的方案。
  6月2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喜讯再次传来。山东农业大学荣获3项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杨越超教授主持的“绿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释肥创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万勇善教授主持的“花生抗旱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壮教授参与完成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农业大学获奖数量在全国农业类高校、山东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继2017年田纪春教授领衔的“多抗广适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山农20及其选育技术”和2018年张修国教授团队完成的“主要蔬菜卵菌病害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山东农业大学在2020年再次凭借陈学森教授主导的“苹果优质高效育种技术创建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摘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花开频频,成果丰硕,这一连串的国家级荣誉,不仅展现了山东农业大学在科研领域的强劲实力,也彰显了其多年来对人才和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投入。如今,山东农业大学已成为业界的瞩目焦点,其科研之花频频绽放,丰硕成果不断累积,正是对这份坚持与努力的最好回报。
科技创新里的山农力量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师生奔跑在科技攻坚的道路上,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以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的实际行动汇聚起“冲一流”建设的强大动能,助推山东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系列重磅成果不断涌现。
  2020年3月13日,卢从明教授参与研究的成果发表在《细胞》主刊,深度阐释了叶绿体蛋白运输和分选机制。3月19日,段巧红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的文章刊登在《自然》主刊,在分子与生化水平上解析了被子植物有性生殖机理,为解决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杂交育种中的“卡脖子”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4月10日,山东农大作为唯一通讯单位的成果登上《科学》主刊,孔令让团队持续攻关20年,在全球首次找到并克隆抗赤霉病关键基因Fhb7,为攻克世界性难题找到了“金钥匙”。这是我国小麦研究领域首篇Science文章,也是我国小麦重要功能基因研究领域首篇CNS三大主刊文章。该研究不仅作为封面文章登上了《科学》主刊,还被纳入我国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计划。
  山东农大党委书记徐剑波对记者说,取得的成果令人欢欣鼓舞,而成果背后的专家团队更是让学校倍感欣喜。据了解,这3项成果的3位首席专家各具特色,既有学校引进的顶尖人才,也有学校自己培养的本土学者。“多年的积累,集中的突破,是高端人才向学校和国家递交的一份亮丽答卷,更是学校近年来积极贯彻山东省委省政府人才强省战略、汇聚人才发展优势的有力体现。”徐剑波说。
  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山东农业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特别推出了人才“筑峰”计划与“杰出青年人才”培养方案,并配套出台了人才引进管理新举措。通过构建健全的人才机制,学校为有志之士创造了理想的干事创业环境。高层次人才只要有水平、有思路、有干劲,这里便是他们展现才华、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
  “一个人到了新环境,需要一定的沉淀和积累,突破需要时间。我们要给人才相对宽松的环境,只要方向是对的,只要踏实肯干,学校必将全力支持。”山东农大校长冷畅俭表示。
人才的“磁场”聚集效应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加快引育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完善可持续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和机制,先后引进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学校依托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通过组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开展人才引育,并采取揭榜挂帅等制度,给青年人才压担子、给任务,促进人才更快成长。同时,不断深化改革修订人事人才制度,教师队伍中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显著增加。一大批教职员工获得各级各类表彰,人才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为学校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动力。
  2023年11月,李传友教授从中科院重返母校山东农大工作,“山东农大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重视人才,在组建团队、经费支持、实验室配备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实验室运转需要的资金,学校也及时划拨到位。对特聘人才还有招收研究生的倾斜政策,支持我们招收博士后和科研助手。”
  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让一直在农大求学和工作的杨越超教授感慨良多:“高层次人才选择来到这里,扎根这里,是因为山农人重情重义、质朴平实、求贤若渴;是因为学校领导与高层次人才一对一联系,及时解决各种难题;更是因为这里是可以安心做学问的地方,每一项制度都是坚实的后盾,为科研人员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园艺学院院长段巧红教授是海外引进的杰出人才,“来之前就充分感受到了校领导对人才的重视和关怀。当年我7月底到校,8月初上班,使用经费、仪器设备,一路绿灯,20万以下的设备通过竞价系统几天完成,实验室很快就建设起来正常运行了。”段巧红告诉记者,“在和学校领导、学院领导以及学院专家深入讨论几次后,我将科研方向定位为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有性生殖领域,重点研究花粉管与雌蕊的相互作用机制。大家在一起干事,氛围特别融洽。”
坚守里的安静与突破
  “学校一直不断完善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机制,始终倡树‘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品质,让人才甘于并敢于静下心来等待花开。”徐剑波表示。
  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属于人才工程里的“特聘岗位”。学校对高层次人才的评价机制,以质量为导向,重方向看过程。对于高端人才以及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定期举办考评会,邀请院士和国内权威专家,为大家的研究工作把脉会诊,查找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专家们重在分析高层次人才的选题方向是否符合国家重大需求,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新颖,学校考评的重点也不是文章是否写出来以及经费是否到位。
  作物育种研究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在这条道路上,万勇善教授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在花生育种研究上倾注了35年的心血,培育出“丰花”“山花”系列花生新品种34个,研发花生生产新技术10余项,良种良法配套累计推广1.5亿亩,产生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他的杰出成果——“高产优质多抗‘丰花’系列花生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应用”在201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如今,时隔14年,他再次获得这一殊荣,充分展现了他对科研领域的坚定执着与不懈追求。
  孔令让是山东农大1981级农学专业学生,1988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很快在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在国外学习10多年后,2008年孔令让又重回母校,继续他的教育与研究事业。在那篇《科学》主刊文章里,孔令让和团队成员阐释了极具战略意义的抗赤霉病基因Fhb7从发现、组装、克隆、解析到运用的前世今生。“从事小麦杂交极为辛苦繁琐。每年大田常规杂交要做一两千个组合,一个组合要做4个穗子,每个小穗保留两朵小花,每朵小花里三枚花药都要去雄,一枚一枚捏出来,可想而知这个工作量有多大。”
  对大成果进行耐心培育,对寂寞坚持基础研究的人真情鼓励,一直是山东农大的优良传统。1997年,该校“冬小麦矮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利用”项目,获当年唯一一项国家发明一等奖。这是李晴祺、包文翊教授团队26年努力的成果。大奖拿到手时,两位专家都已近古稀之年。
  “李晴祺教授是我的硕士生导师之一。小麦赤霉病目前我已经研究了20年,携带Fhb7基因的小麦种质材料近几年被分发到30多家单位,多个小麦品系已经进入国家、山东省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还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计划。等品种推广达到一定的面积,我觉得整个研究也需要26年。这也是我们师生之间一种奇妙的缘分。”孔令让感慨。
  爱国爱农的情怀、强农兴农的基因,传承在一代代山农人的血脉中。山东是农业大省,学校推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与田间地头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实现了农业大省与农业高校相互赋能的“双向奔赴”,这也正是山东农业大学硕果累累的奥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