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中文说唱

大众日报记者 李梦馨

2022-08-14 07:26: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最近《中国说唱巅峰对决》的热播,让说唱再次回到大众视野。近年来,国内说唱节目喷涌而出,从开启潮流的《中国有嘻哈》,到关注社会议题的《说唱新世代》,再到今年重新燃起人们“集体记忆”的《中国说唱巅峰对决》,曾经一度处于地下的中文说唱,如今更多被主流接纳,其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也是从外来到本土的过程。

从根源上讲,说唱是个舶来品,最初是美国黑人群体的一种街头文化艺术。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国内后,说唱相当一段时间基本处于野生的地下状态。《中国有嘻哈》掀起了国内第一股说唱热潮,将说唱这种艺术带到了地上,但其原生的外来特征也令不少观众遭遇文化冲击。其中颇引人争议的就是说唱的diss文化,似乎只要看不顺眼就“怼天怼地”,当时就有不少声音认为《中国有嘻哈》中的说唱不过是“伪嘻哈”,是对欧美说唱文化的生硬模仿。

如今,在《中国说唱巅峰对决》的舞台上,说唱的样貌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如果说先前说唱文化的猎奇和刺激戳中了人们的兴奋点,而后来渐趋成熟的说唱正在去掉“戾气”,在这片土地共鸣、碰撞、摩擦生出新的火花的说唱文化,变成了一种警惕又客观、直接且简单的处世态度。

根据《网易云中文说唱音乐报告(2022)》显示,在歌曲内容议题层面,“金钱、豪车”的存在感明显下降,相关内容的歌曲数量由2016年的10%下降至2021年的3%。与此同时,讨论环境保护、女性、抑郁症、校园霸凌等话题的歌曲数量攀升。在2016-2021年间,这类歌曲的播放量复合增长率达191%。

现在的中文说唱,少了对金钱名利场的盲目崇拜,增添了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说唱歌手开始思考,卸下凶悍的伪装,不再局限于金钱和物欲,而是放眼社会,用自己的歌曲去关心世界。如于贞的《她和她和她》塑造了护士、翻译、律师三个女孩的形象,体现对女性的理解和鼓励,引发广泛共鸣。

此外,得益于说唱艺术本身的包容性,万物皆可说唱,也为其本土化改造留下了富足的空间。在最近播出的《中国说唱巅峰对决》中,艾热穿着维吾尔族服装跳着民族舞蹈,给观众带来了充满民族风情的《千里万里》;万妮达用闽南话演唱的《莫加戴》在伴奏中加入了非洲鼓点。脱胎于自由多元的说唱文化来到中国,正在不断演变和拓宽其说唱形式和表达方式。囊括了意识说唱、G-funk、东北说唱、硬核说唱、爵士说唱、另类说唱等流派门类的中文说唱,打开了乐迷的新世界之门。在底层逻辑上,说唱用它强大的包容性把不同的音乐类型结合到一起,形成全新的风格,它既可以表达狂热的、愤怒的、浪漫的、愉悦的情绪,又可以融合摇滚、国风、电子、抒情等不同的曲风。

除了不断开发说唱文本的深度、提升表达的力度与质感,城市符号也开始融入说唱创作,典型代表如TangoZ《这里是杭州(Love Paradise)》、Jony J《My city 南京》、Key.L刘聪《长沙Hood》等,中国说唱音乐人以rap的节奏生动描绘出了一幅幅城市画卷。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中文说唱,在近几年的探索中,答案越来越清晰,那就是用说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褪去简单标签、回到地表的中文说唱,才能找寻到其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力。(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梦馨 实习生 王冉 报道)

责任编辑: 吕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