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窗|曹寅、李煦:“不以生死易交”

大众日报记者 卢昱

2023-09-18 10:08:0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日,收录曹雪芹祖父曹寅的诗词、文章、戏曲、奏疏及其所藏书目等内容的《曹寅全集》在扬州首发。本次《曹寅全集》首发共三集,分别是由胡绍棠、胡晴校注的《楝亭集》,由段启明、秦松鹤校注的《曹寅戏曲集》,由张书才编注的《曹寅奏疏集》。另有胡文彬辑注的《楝亭书目》和《楝亭集外集》俟日后补入。

在曹寅一生中,有一位山东人,对其影响至深。《曹寅全集》中,两人有诸多公文、私函、诗歌唱和的文字往来,此人便是李煦。李煦,本姓姜,崇祯时其父因遭“壬午兵燹”被俘,过继为正白旗佐领李西泉之子,改姓李。曹李二人是曹雪芹家世生平研究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一来他们参与了康熙皇帝“南巡”的接驾活动,而这成为后来曹雪芹《红楼梦》中创作元妃省亲的原型,二来二人的图书收藏和经历、家风、遭遇对曹雪芹的成长和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曹寅与尔同事一体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是从苏州写起的,“金陵十二钗”中的黛玉和妙玉本是姑苏人氏,而大观园里十二个女伶组成的昆曲戏班,也是从苏州来。由此可见,曹雪芹对苏州的社会风貌甚为了解。事实上的确如此,曹家在江南的生活经历中,除了南京、扬州等地外,苏州的历程也是十分重要的。

曹家和苏州结缘,实始于雪芹的曾祖曹玺,他在康熙二年任江宁织造以后,曾多次到苏州活动,结交社会名流。跟苏州的关系更为密切的,是雪芹的祖父曹寅和舅祖李煦。曹寅于康熙二十九年六月由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出任苏州织造,在苏州三年,后调南京,接着是曹寅的妻兄李煦继任苏州织造,长达三十年。此时,李煦即引《庄子·人间世》中“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意,给自己取“虚白”之斋号。

曹、李家族,有着层层叠叠的《红楼梦》影子:李煦的生母文氏与曹雪芹祖父曹寅生母孙氏均为康熙帝保姆;李煦与曹寅共事多年,同为康熙帝耳目近臣;李曹两人还有一层亲密关系——李煦之堂妹,即曹寅之妻、曹雪芹之祖母。

曹、李二人既是亲戚,还是挚友。两人在江南的交往,主要包括织造事务、巡盐事务、接驾事务等公务及个人交游等方面,这些在曹李二人的奏折、曹寅的《楝亭诗钞》、李煦的《虚白斋尺牍》及相关文献中都有反映。在工作中,尤其是对整饬盐法、惩治私枭的态度上,两人有时意见相左。李煦写信给曹寅道:“吾两人蒙皇上特恩,视盐两淮,各欲黾勉供职,以仰报朝廷,而所行之事,未免彼此殊途。”

在官场上,性格亦决定命运。比曹寅长三岁的李煦,之所以与曹寅难以步调一致,是因为他们的行事风格不同。李煦老练,内心追求虚白,可处理问题时却能宽严相济,相时而动。这与他平生复杂的为官经历有关,他是官场老江湖,所到之处无不“颂声大作”,甚至立碑建祠,以“佛子”称之于世。

曹寅则不同,他是承袭父业而任苏州织造的,没有做地方官的经历,且秉性耿直,处事不够圆滑,正像李煦所说的“性情行事,每多孩气”。李煦常以老大哥的身份,提醒曹寅为人臣之道。

有清一代,织造府是内务府广储司的下属,主要负责为皇室提供丝织品及江南珍稀物品,一般由五品的郎中或员外郎管理。在苏州、江宁这些江南中心城市,知府都是从四品,与织造同级别的官员多如牛毛,他们职小位卑,一般不具备直接向皇帝上递奏折的资格。

李煦与曹寅虽官为织造,可他们的特殊身份有着皇家因子。李煦生母文氏与曹寅生母孙氏均为康熙帝保姆;曹寅年轻时曾担任过康熙的伴读及侍卫。康熙与曹寅不仅是君臣关系,而且是总角之交。康熙帝曾对李煦说“曹寅与尔同事一体”。

在《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作为织造的李煦与曹寅的奏折比封疆大吏的都要多,且内容多涉及风俗民情、官员贪廉等,皆非本身的职责。李煦、曹寅作为中层官吏,不仅可以向康熙帝直接上奏折,还有密折专奏之权。

有望于竹村,悲吾弟筠石

李煦与曹寅的感情莫逆于心。正如李煦在《与李运司》中写道:“弟与曹荔轩,葭莩之戚已三十余年,而织造共事又复十有余载。从前本相好无间……以为同舟雅谊,彼此益相亲厚。”

这种交往在曹寅的《楝亭集》中有所反映,其中曹寅明确写到李煦的共十题、十六首。李煦曾在苏州织造府园林中建造船舫,曹寅有《戏题李莱嵩使君新舫》三首,其一云:“驽骀伏枥空悲老,舴蜢联樯独咏新。能事轩窗得深稳,折腰容尔看山人。”“折腰”典出东晋陶渊明,李白亦曾用之。曹寅在这里用此二字,表示对李煦为官、为人之风格的仰慕。

李煦交友广泛,不管是官场同僚,还是民间士庶,都能应付自如。因而,李煦手中总是不乏各样佳品。李煦常以之赠送曹寅,曹寅面对李煦的这些赠品常有诗作。

在周道、上睿合绘的《李煦行乐图》中,美景设色,横向展开,右半临流坡石近景,李煦一身便服,倚石而坐,两侧石桌置有茶壶茶杯及摊卷书册,双松藤萝为荫,松下有叶间白花桂树及几茎淡紫丛菊。左半溪涧坡岸拉开一带竹林,溪涧注入水塘为远景。塘中有枯残荷叶及浮萍,岸边植有两丛绽放粉色花蕊的木芙蓉,石板小桥,水岸两对鸳鸯姿态生动。

紧邻图画的左侧,曹寅用行书题跋文字:“行处溪山屏八驺,不然乘兴弄扁舟。东吴占断闲风月,却画潇湘一段秋。”“流泉声在斯人耳,似证因尘果位身。林里妙香谁窃得,我来抒笔谴池神。”“松萝为屋石为床,万朵芙蓉水一方。自有鸂鶒闲戢羽(鸟能辟蜮),讵须七十二鸳鸯。”“石片花枝迥不凡,竹邨应得写头衔。西农褦襶何堪说,汗透青州重布衫。”落款:“戊寅修禊日奉题为莱嵩先生教粲,楝亭弟曹寅。”钤印:曹寅之印、荔轩、真我。

“松萝为屋石为床”的好日子总是短暂的。曹寅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曾赋《思仲轩诗》,乃是为怀念前一年过世的弟弟曹荃而作。曹寅并透过“移丛竹”一事“托物比兴”,告知在冥漠的曹荃,自己已过继了曹荃的儿子曹颙,并请至戚好友李煦也多加照护。

思仲轩是真州使院的西轩,在清代康雍年间,每年初夏两淮巡盐御史在仪征开江掣盐的地方,大约在今仪征南门外的天池一带。轩名为曹寅所起,“思仲”应是双关语,一是说曹寅的二弟曹荃曾于真州使院西轩之南亲手栽植的杜仲(又名思仲)树;二是依字面意思,表达曹寅对二弟曹荃的思念。

因此,曹寅在诗中云:“思仲,杜仲也,俗呼为棉芽,可食其木美荫而益下,在使院西轩之南托物比兴,盖有望于竹村,悲吾弟筠石焉尔。”轩名思仲,咏诗却涉及李煦,因曹、李奉旨轮管两淮盐课十年,每年十月交接,曹寅希望这棵杜仲在李煦进驻使院时继续得到照看,这是再自然不过的。这首诗可见曹寅作为诗人的一面,他较为专注于自我情感的抒发,尤其擅长通过移情作用,将自我投射到各种特定的意象,曲折地表达情感。

在曹寅的诗歌中,他特别关注石头意象。曹寅早年也曾对石头寄托了高飞远翥、向往自由的积极畅想,但经历仕途不顺之后,曹寅将石头比作无用之物,抒发自己仕进无门的不甘和愤懑。晚年的曹寅在《巫峡石歌》中,更是将巫峡石比作女娲补天所弃的石头,以石自喻,吐尽一生为世所弃、不得其用的不平之愤。曹寅的孙辈曹雪芹,拈取了那块女娲补天被弃的石头,让它幻形入世。在贾宝玉身上,可以看到曹寅某些理想之光的伸展和具象化的表达。石头是他的诗歌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意象,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意象,比如被圈养的老虎、生病的仙鹤、大雁和乌鸦等。

闲暇时向雪芹说曹李家事

李煦与曹寅的交往并没有随着曹寅的病逝而终结。李煦的幕僚李果在《前光禄大大、户部右侍郎、管理苏州织造李公行状》中云:“曹公病,公问疾。弥留之际,曹公张目以盐政及校刊佩文韵府书局事属公,公诺之。又念曹公两世官织造,奏请其子颙袭任。不二年,而颙即世,公复保奏颙从弟頫复任织造事,不以生死易交。”

曹李两人的感情“不以生死易交”,此分析可谓一语中的。1712年,曹寅病逝后,康熙为保全曹家的江南家产,免遭搬迁的损毁,特命曹寅之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两年后曹颙病故,康熙又命李煦亲自主持将曹寅的侄子曹頫过继过来,接任了江宁织造的职务。彼时,曹頫年幼,李煦明里暗里帮了很多忙。可以说在曹寅这棵大树倒了之后,是李煦帮着撑起曹家的天。

在二十世纪红学家吴恩裕所著《考稗小记——曹雪芹红楼梦琐记》中,有一篇《雪芹早年在苏州之见闻》云:“余于一九七四年五月去沪,初识陈从周同志。从周告以吴中故老传说,谓雪芹曾游拙政、狮子林诸名园。”又云,舅祖李煦见小雪芹“聪明伶俐,非常喜爱”,因此,长留他在苏州居住。“曹寅任苏州织造时购买拙政园的一部分,到南京后将这部分产业转给李煦,当时园中除李家少数主人外,尚有仆妇丫鬟甚众,雪芹一度住过此园。”“雪芹好问,因此,李煦闲暇时每向他说曹、李家事,如四次接驾、外国商人等事情。”

只可惜,食尽鸟投林,总有秋后算账时。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崩。知道了太多秘密的李煦,被雍正帝纳入“杀鸡儆猴”的名单。雍正对李煦开启查抄模式。据初步统计,李煦家除217名仆人被变卖外,被审讯、夹讯、拷打者,竟有54人之多。除李煦父子外,尚有与李煦有瓜葛的幕僚、家人、朋友、商人,甚至对李煦家人郭茂之妾舒氏也进行夹讯并严刑拷打。

如是折腾了两年,“除京城所查出李煦家产外,其苏州先后查出之家产等项银两,赔补其亏空后,尚余银六万六千八百零五两,制钱一千四百。”这样看来,李煦亏空罪名其实已不复存在。

好不容易消停下来的李家,紧接着挨了致命一棍。雍正五年二月,李煦再次入狱,交刑部议处。身陷囹圄的理由是,早在康熙五十二年,他曾受两江总督赫寿之托,为雍正的政敌、康熙第八子胤禩买过侍女五人。刑部议斩,雍正念其前劳,特恩从宽发遣到打牲乌拉。

就这样,李煦在两个佣工的陪伴下,牛车出关,霜风白草,弥望几千里。打牲乌拉在今吉林省,当时发配到此处的人无屋栖身,无资耕种,又困于徭役苦寒,远离乡土,音信不通,多半有去无回。李煦发往此处,实与斩首无太多差别。

在此千里无人烟的地方,李煦仅与佣工相依为命,敝衣破帽,食不得饱。二子远隔京师,亲人无一在侧,孤苦之情,难以名状。可他恒诵圣天子不杀之恩,安之怡然。

雍正七年,李煦溘然长逝,时年75岁。11年后,李煦的堂弟、曾任徐州知府的姜焯,在昌邑老家隐居。鉴于李煦被抄家的惨痛教训,82岁高龄的他作《群生自造化说》。他说“目前亲睹报应之远在儿孙,近在身者,指不胜屈”,所暗指即其堂兄李煦家族的衰败。鉴于前事,姜焯提出了“自造化”三个字作为对家族子孙的告诫,并书刻板,谨悬祠堂之侧,垂示子孙。

恍惚间,曹、李二人的经历为《红楼梦》作了注脚。而曹、李两家的关系,一直藕断丝连。齐白石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西安樊樊山幕中时,曾听一位旗籍的朋友谈:“曹雪芹娶李氏寡居的表妹。”有红学家认为,曹雪芹所娶,即李煦寡居的孙女。(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昱 报道)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