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到2025年,山东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80万人以上
大众日报记者 刘一颖
2022-04-21 21:24:3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4月2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发布的《山东省“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等有关政策进行解读。
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衣军强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坚持德技并修、产业需求、就业导向、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基本原则,紧盯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促进职业技能培训提质扩容、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力争到2025年,全省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万人次以上,其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要达到200万人次以上,其中能够达到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高技能人才要达到50万人次以上,山东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80万人以上。
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内在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孙亚平说,接下来,围绕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能力,要着力抓好规划政策落实,围绕省重大发展战略需求,聚焦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持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专项建设,持续增强应用型本科学校、高中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当前,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技能培训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阶段加速转变。衣军强说,“十四五”时期,将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作为重点任务,着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融合化、规范化,加快培育一支规模庞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大军。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操作等传统观念,技能人才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张龙介绍,“十四五”时期,要着力打好拓宽发展通道、强化激励、优化服务等一揽子“组合拳”,全面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生态。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形成纵向有阶梯、横向可贯通的人才路径:纵向上,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聚焦基层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招聘),扩大技术工人、职业院校学生招录规模;横向上,扩大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双向评价贯通领域。鼓励企业采取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优秀技能人才表彰力度,提高高技能人才在各级各类评选表彰活动中的名额分配比例。
职业院校是职业技能培训的主阵地,据统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新增劳动力,70%是职业院校培养培训的。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王志刚说,将继续指导和推动职业院校深入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引导职业院校强化责任意识和市场意识,推动职业院校不断提升培训能力,会同行业企业进一步开发建设培训项目和培训资源。加强考核激励,积极推动落实职业院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政策,学校开展社会服务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劳动报酬;指导学校搞活内部分配,将培训服务课时量和培训成效等作为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我们院校要继续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拓展技能培训工作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利用现有资质,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社会矫正人员等群体深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充分利用学院省本级公共实训基地、省级大数据培训基地、省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指导站等平台优势,加强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育。”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众志说。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一颖 报道)
责任编辑: 张晨 签审: 单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