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无证明之省”建设进展如何?权威解答来了

大众日报记者 刘兰慧

2022-06-09 15:53:4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6月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山东相关部门介绍了“无证明之省”建设的情况。

累计减少证明材料1840万份

会上,山东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宫钊介绍了山东在建设“无证明之省”、推进“减证办”方面的新举措。

近年来,山东省司法厅连续四年持续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全面推开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在破解“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的同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事项中都能感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宫钊说,据统计,全省共适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理事项168.9万件,累计减少证明材料1840万份。

围绕“无证明之省”建设,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山东将进一步扩大直接取消和告知承诺范围,推进“减证办”,

6月底前取消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依据的证照类证明事项,今年11月底前,再推出一批实行告知承诺的证明事项清单,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办事负担。

生成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电子营业执照市场主体数量均居全国第二

会上,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郭之祥介绍了山东电子营业执照建设应用情况。

山东开展营业执照电子化起步较早。2014年,山东省被确定为全国“省级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先期建设与示范应用”九个试点省市之一。2015年,建成了山东省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向市场主体实时发放智能IC卡版的电子营业执照。

目前,山东已帮助257个部门(单位)的204个涉企业务系统接入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全省已为现有的1376.6万户市场主体全部生成电子营业执照,居全国第二位;下载电子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达372.6万户,居全国第二位;扫码登录应用量(即扫描电子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即可登录涉企业务系统)829.9万户次,居全国第三位。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积极配合省大数据局,推进建设全省一体化“企业身份码(企业码)”服务体系,以营业执照为企业的身份信任源点,全面并联企业的各类常用电子证照,推动电子证照一体化、便利化应用,推进各级政务服务应用系统逐步与“企业身份码(企业码)”平台对接,实现统一亮码、多码融合、涉企许可电子证照联动应用。

今年有5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电子证照应用重点推广范围

会上,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鲍彩耀介绍了政务服务工作如何助推“无证明之省”建设情况。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山东按照“标准规范、四级统一”的要求,修订完善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实施清单、办事指南,建立健全“一张清单管到底”工作机制,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和层级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为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探索推出更多“白话版”“图例版”“视频版”的办事指南,让申请人轻松掌握事项的办理流程,让“无证明办事”更加好办易办。

推动办事服务集成化。今年,山东继续大力实施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两个全生命周期,推动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企业群众获得感强的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按照“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口收件、一网流转”的要求,优化业务办理流程,通过系统整合对接和数据共享,减少办事环节、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同时,不断拓展服务场景,细化办事情形,对已落地的主题集成服务场景,全面支持表单自动整合、信息自动调用、证照证明自动关联。

加快电子证照应用便利化。根据去年试点情况,山东梳理出了5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今年的电子证照应用重点推广范围。在办事过程中,通过直接关联电子证照及相关数据资源,实现申请材料“自动填”“免提交”。我们将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原则,组织各市、各部门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省直部门网站开设专栏,动态发布可使用电子证照事项信息。同时,省政府门户网站也将开辟专栏,汇总展示各市、各部门电子证照用证事项,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参与度。通过积极推动用电子证照替代实体证照,“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今年计划在部分市开展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试点

省大数据局副局长顾卫东介绍了 “无证明之省”建设过程中,将如何发挥数据赋能作用?

“无证明之省”建设,数据赋能是关键,山东旨在通过发挥电子证照证明和数据共享作用,实现企业和群众“免证办事”“一码通行”,提升数字赋能惠民利企水平。

全面推进电子证照的应用。围绕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聚焦高频事项、重点环节和典型场景,山东分类推进“无证明办理”,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深化“免证办事”。个人领域涵盖出生、教育、就业创业、置业、婚育、退休、救助等方面,企业方面涵盖开办、投资建设、生产经营、退出等方面。在合同订立、人员招聘、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企业群众获得感强的社会领域,同步推动电子证照应用,今年,计划在部分市开展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试点。对于能够通过电子证照和数据共享方式进行查询、核验和调用的,不再要求个人和企业提交实体证照或纸质复印件。

大力推进“一码通行”。建设全省一体化“居民码”“企业码”服务体系,以身份证和营业执照为个人和企业的身份信任源点,全面关联企业和群众各类常用电子证照,推动电子证照一体化、便利化应用。推进各级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应用系统与“居民码”“企业码”平台对接,实现统一亮码、多码融合、涉企许可电子证照联动应用。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和企业办事需要,在交通出行、疫情防控、健康医疗、教育服务、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产品溯源等领域,打造一批“一码亮证”应用场景。

积极探索“主动服务”。依托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企业和个人专属服务空间,完善“一企一档”“一人一档”。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开展企业和个人的“数字画像”,提前感知企业和群众的服务需求,主动提供服务。今年年底前,在出生、入学、就业、退休等领域先行开展试点,后续在具备条件的各领域逐步推开。(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兰慧 报道)

责任编辑: 王建国     签审: 梁开文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