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淄博:亩产增收两千元 白莲藕助力乡村振兴

大众日报记者 马景阳 张永成 张晓宁

2022-01-19 15:12:3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进入腊月后,寒意逼人。位于淄博市桓台县马踏湖畔的白莲藕种植基地里却是一番热闹的景象:农户们正忙着踩藕、冲洗、装箱——临近春节,随着订单的不断增加,基地里种下的近3000亩白莲藕迎来了一年中最火爆的销售时节。

1月18日中午,匆匆吃过午饭后,周爱芳便从家里赶到自家承包的藕塘,和工人们一起收藕。6年前,她和丈夫承包了位于起凤镇华沟村南的50亩藕塘,这几年来,春种冬收,小心侍弄,一家人期盼着藕塘能有一份好收成。今年受天气影响,周爱芳种植的白莲藕长势喜人,每亩藕塘产量在4000斤—5000斤,较去年每亩增产近2000斤。更让周爱芳高兴的是,今年白莲藕的销售行情不错,市场供不应求,春节前团购的价格已经涨到了4.5元/斤,每箱45元。她告诉记者,进入腊月后,家里开始接到订单,腊月十五前后,订单量增加明显。“按往常的行情,预计下周的订单量最多。”周爱芳说,去年春节前的销售旺季,他们家接到的团购订单量达到3000多箱,预计今年的订单将超过去年。当记者提及今年种植白莲藕的收入时,周爱芳抿着嘴一直笑,“还没仔细算过,看今年的收成肯定好于常年。”

在周爱芳承包的藕塘里,70岁的宫元兴正穿着胶叉(防水衣),半个身子泡在水里踩藕。踩藕是个技术活,靠的是经验和力量,年轻人不愿下苦,如今,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坚守着这份工作。宫元兴从20岁便开始在水里踩藕,一干就是50年。除了夏冬两季掐鲜、踩藕外,平日里还得给藕塘放水、施肥,每天泡在水里很辛苦,尤其是冬天泡在水里八九个小时,他只能晚上回家用热水泡脚,来清除体内的寒气。但和藕塘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这方藕塘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情感上无法割舍。当然,辛苦付出也换来了一份不错的收入。收获的时节,宫元兴每天踩藕的收入能达到300元,而全年的收入更是达到六七万元。靠着踩藕这份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还算富足,这让宫元兴感到非常满意。

藕装船上岸后,经过水枪冲洗,再进行挑拣、装箱,整个的收获流程才算结束,接下来便进入了销售环节。而随着近些年“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名声不断叫响,马踏湖白莲藕的销售渠道逐渐打开,销售平台也从线下发展到线上。作为起凤镇倾力打造的特色产业,种植马踏湖白莲藕已经成为镇上群众共同致富的可靠“路径”。

“过节吃不到马踏湖白莲藕,就好像少了点什么。”桓台县马踏湖特色产业协会会长宋振学说,这是湖区人对于白莲藕作为历史品牌的自信和底气。市场需求带动销售增长,今年的白莲藕销售,除了线下依旧受到淄博及周边地区市场青睐外,协会还积极搭建线上平台,通过电商将产品卖到陕西等西部地区,销售渠道大大增加,群众收入有了保障。“眼下,咱们的白莲藕可以说是有多少卖多少,供不应求。”宋振学说。此外,今年基地种植的白莲藕不仅亩产比往年增加了1000斤到2000斤,且每斤的单价也增长了1元到1.5元。这样算下来,种植户每亩地能增加2000元左右的收入。而包括土地流转、种植、销售在内的整个产业链能拉动300余户村民增收,带动100多人就业。

宋振学说,除了白莲藕种植外,协会正积极探索藕粉加工等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的路子,带动更多的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目前,加工藕粉的设备正在调试过程中,预计开春后将投产。

一条小莲藕迈向大产业的乡村振兴路已经徐徐铺开……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景阳 张永成 张晓宁 报道)

责任编辑: 李扬     签审: 梁开文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