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大学之治”的现代化密码,如何破译?

大众日报记者 马清伟 李檬

2020-04-29 06:32:05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当前,大学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主要表现在:

办学治校理念有所偏离,过度追求大学排名,官本位倾向显现,功利主义抬头,缺乏对大学求真育人本质的守持;

办学规模扩张,师生基数增长,校区面积扩大,多校区管理规模大、层次多、涉及面广,对书记校长的管理能力提出挑战;

自上而下的人治强,理性的民主管理及制度管理弱化,资源配置平均主义,缺乏差异化激励,各要素活性没有充分激发。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

以生为本、以师为尊,不浮躁、不从众、不功利,坚守积淀、兼收并蓄,使大学精神卓然于世,大学之治臻于至善。

1. 厘清行政和学术的边界

对高校自身而言,在政府部门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更应从低效的内部治理体系上寻找原因,以问题为导向,寻求大学之治的现代化密码,达成“善治”目的,把治理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这是确保高校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在大学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高校党委是坐镇中军帐的“帅”,高校治理结构不管怎么改进,治理要素不管如何优化创新,坚持党委的领导是毫不动摇的。

坚定不移推动学术去行政化。应重视发挥学术、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作用,完善学术事务议事规则,厘清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边界,避免两种权力捆绑交织,过度集中在小部分人的手中,从而对学术资源过度集中甚至垄断,滋生学术权贵。

完善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管理重心下移力度,从政策上大力扶持教学团队、科研团队,赋予相应的自主权,扩大团队负责人在人才引进、财务支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2.“学院办大学”

大学可探索设置虚拟学部、虚拟平台,推进学科交融合作,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集体攻关、集中发力。

目前,很多高校学科设置过多过细,要想实现有组织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活动,增加重大“高精尖”科研平台项目的产出,学科交融和合作就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对现有学院进行整合,以“大学科”为单元,在各相近学科之上设相应的虚拟学部、虚拟平台,这样既可以高效承接学校指令,保证顶层意志,又可以盘活资源,强化支撑作用,促进教师、学术教学活动的融通,集中优势,面向经济社会需求,围绕前沿科技、关键核心技术,向大科研、大平台、大项目集中发力。

进一步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对学校而言,信息上不对称,对学院缺乏细致了解,直接管理链条过长,容易出现决策偏离或滞后。从学院来看,资源禀赋有差别,建设周期不一,发展不平衡,学校层面权力过度集中,各学院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势必会影响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校治理者要正确认识把握二者辩证关系,寻找集权与放权、学校整体利益与学院利益的最优平衡点,既要把方向、管大局、抓宏观,又要考虑管理重心下移,充分简政放权,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学院办大学”的动力,还要完善制衡机制,健全学院党政联席会制度,发挥学院自治性组织作用,避免产生院长行政权力过大、过度集中、不会用权等问题。

3.不浮躁、不功利,坚守积淀、积跬拓远

大学治理,应以生为本、以师为尊,不浮躁、不从众、不功利,坚守积淀、兼收并蓄,使大学精神卓然于世,大学之治臻于至善。

大学最主要群体就是教师和学生,他们虽处不同学科,各有所求,但都心系学校发展。高校管理者应遵循“以生为本、以师为尊”的治校逻辑,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把教职工、学生群体以及个体的差异化诉求充分考虑进来,聆听他们的想法,实现他们的合理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引导其共同实现学校使命。

大学治理应着眼于三大要素。首先要考虑制度要素,搭建好科学、规范、高效的组织结构框架,制定顺畅、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和运行流程。其次考虑人的要素,激发出大学人的能动性,干部要担当作为,教师要用心科研教学,学生要明理好学。最后是文化要素,也是大学治理的顶级状态,追求文化理念的深厚底蕴、大学精神的卓然于世,以“无形之手”维系推动大学高效有序运转。

大学文化精神,浸透在大学的血液里,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以其独有的价值取向和浓厚人文氛围,制约着大学人养成良好习惯,构建着大学的正向态势,发挥着积极地引导作用。

当然,独特大学精神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办学治校中不浮躁、不从众、不功利,不断坚守积淀、兼收并蓄、凝练特色,才能积跬拓远、臻于至善,达到文化治理的最高境界。

(作者:王邵军,系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全文链接: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00428/Page10NU.htm)

责任编辑: 李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